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在线阅读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75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75节

    可就算是这样,南京方面也不断的发函,询问熊况作战中的细节。

    比如骑兵需要穿戴铠甲还是不穿戴铠甲?

    这个问题熊况是做了详细的分析的,在骑兵穿戴铠甲的时候,牺牲的是机动作战的能力和持续作战的能力,而铠甲并不能抵挡近距离火枪射击造成的致命伤。

    而这个时代骑兵作战,主要是冲击火枪方阵的侧翼和后方阵地,说白了就是骑着马的近战步兵。

    在这种情况下,铠甲在作战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反倒是不穿重甲以获得机动性更有价值。

    熊况也统计了几次作战中骑兵的伤亡数据,在快速冲锋中,大部分明廷的火枪手很容易在慌乱中胡乱开火射击,只要不能形成齐射,那只要骑兵冲锋到火枪兵方阵中,那就是骑兵屠杀火枪兵了。

    但是熊况也发现,明廷的火枪兵方阵,也开始在侧翼增加近战步兵的防御,甚至有的明廷指挥官会在侧翼布置火枪兵方阵,或者组成半圆形或者方型的方阵,来阻止骑兵从侧翼突袭。

    对于战场上的这种变化,熊况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熊况提出也要给骑兵增加远程武器,特别是火器。

    熊况的方案是,每一个骑兵要配备三枚手榴弹,日常操练中增加骑马掷弹的训练,在面对有步兵防御的火枪兵方阵的时候,可以使用手榴弹来破坏敌军的阵营。

    除此之外,熊况认为骑兵应该装备最先进的火器。

    如今南京兵工厂生产的击发式短铳,使用弹簧击发的方式点燃火药,短枪管比正常火枪要轻,可以在马上操作。

    熊况也增加了马上火枪射击的训练,他认为先进的短发火枪,可以让骑兵成为火枪兵火力的延伸,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了骑兵之外,熊况也提出了增加炮兵,特别是野战炮兵在作战中的作用。

    俞咨皋在广西使用的轻型火炮,这种携带方便的火炮,可以在火枪兵阵地后方形成火力压制,利用火炮齐射来远程打击地方的火枪兵阵型。

    熊况认为这种先发制人的火炮打击,也是符合他的进攻学说的,既利用进攻造成敌方阵营的混乱,从而制造进攻的机会。

    这就是熊况的战略思想,战场上只有发动进攻,才会出现变局,而掌握进攻一方的人,则拥有战场的主动权。

    对于熊况的进攻论,南京这边军事学院中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进攻确实要比防御好,进攻可以让地方露出破绽,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更有利的战术。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在现在的战争中,进攻并不是一件收益高的事情,特别是敌人如果躲在防御工事中,那进攻就失去了意义。

    这部分人则认为,防御是比进攻更重要的事情,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沽炮台了。

    自从大沽炮台设立之后,就依靠防御卡着了北方最重要的战略节点,给东南提供了巨大的战略价值。

    双方可以说是争论不休,但是依然不妨碍熊况成为了军校学生崇拜的偶像。

    林德阳拿着一份文件说道:“大都督府同意了你的武装侦查的想法,允许你们独立团尝试打通南下入川的通道。”

    “但是除了独立团之外,第五旅的其他军队不能动,你明白了吗?”

    熊况先是狂喜,紧接着又是一阵郁闷,独立团虽然比普通团的人数多,但是也只是团这个级别的兵力,想要夺取被四川明军重兵防守的剑阁,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四川巡抚江东臣也不是傻子,在东南新军占领汉中之后,迅速在剑阁附近部署了大军,修建了堡垒,安置了火炮,建立了坚固的防线。

    这也是林德阳头疼的地方,剑阁是入蜀的重要通道,就和防御学说所说的那样,剑阁就是战争中必须要进攻的战略要地。

    只要守住这些战略要地,那么地方就要付出十倍乃至于百倍的力量来攻打。

    东南的军队从成立以来,就很少打硬仗,林德阳其实也没有把握,如果在剑阁损失过大,第五旅会不会崩溃。

    所以他才支持了熊况火力侦查的请求,寻找入川的其他道路。

    如果能绕过剑阁,以东南新军的火力优势和机动力,就可以迅速攻占成都,逼迫蜀中投降。

    熊况想了想说道:“那旅长可以出兵剑阁吗?牵制住剑阁的明军。”

    林德阳想了想说道:“这个可以,等到秋收之后,我部就出兵剑阁和明军对峙。”

    熊况这才领命而去,返回到自己的团部。

    熊况很快召集自己的属下开会。

    “团长,旅长同意我们出兵了?”

    熊况点头说道:“但是只有我们独立团能动。”

    众营长有些沮丧,熊况的独立团和其他团不同,经过几次补充扩编已经有了近三千人。

    但是三千人想要攻打剑阁,这点兵力还是太少了。

    江东臣为了防御东南大军,在剑阁一线就安置了两万明军,还拆毁了剑阁的栈道,在山路上修建碉堡和火力点。

    甚至江东臣把四川巡抚衙门从成都搬到了距离剑阁更近的阆中,就是为了更靠近剑阁督战。

    熊况继续说道:“旅长会带兵出汉中,牵制明廷军队,我们要找到一条入蜀通道。”

    听到第五旅会牵制剑阁的明廷兵马,众人也激动起来。

    其中一个营长说道:“团长,我老家是汉中人,我们可以走阴平古道!”

    熊况抬起头看向这个营长,他叫做金湛,是自己在湖广招募的第一批骑兵指挥官。

    众人纷纷发出哄笑道:“金营长,伱不是湖广人吗?怎么变成汉中人了?”

    金湛涨红了脸说道:“我祖上就是汉中的!听我爷爷说,我们是当年明太祖填湖广的时候,才从汉中搬到湖广的!”

    金湛又说道:“不开玩笑,我小时候,就听我爷爷说过当年邓艾走阴平古道入蜀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故事已经很普及了,邓艾翻过阴平古道,神兵天降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

    林德阳也曾经派人寻找过阴平古道,根据古籍和当地人的传说,第五旅参谋也考证过邓艾走阴平古道的旧事。

    当年钟会灭蜀的时候,但是因为四川和汉中的地势,钟会所率领的主力军久久不能攻破。

    邓艾攻打姜维军也攻打不下,钟会看到这种情况已经萌生了退意。

    邓艾向钟会提出迂回包抄之计,自己率领少部分人马从阴平,越过700多里的无人区,奇袭了江油,神兵天降,绵阳打破诸葛瞻,最后攻占涪城,兵临成都,后主投降。

    《三国志》中对邓艾偷渡阴平道、灭取蜀汉一段写得极为生动,说邓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可见阴平道之凶险。

    《三国演义》中,更是描写生动,说邓艾在阴平古道中行军,到了摩天岭后没有出路,邓艾自己裹上了毛毯,从山上带头滚下山,用这种方式强行越过了阴平古道。

    但是居住在附近人都说这附近山路崎岖,根本没办法通过大军。

    而林德阳派人入山中,勘探过摩天岭,摩天岭足足有两千多米,如果从山中滚下来,根本滚不到江油,而是直接滚到地府了。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于阴平古道的记录都语焉不详,根本没有具体路线。

    邓艾之后,也没有经过阴平古道伐蜀的成功案例。

    第534章 特别都察院

    金湛看着熊况说道:“团长,阴平古道肯定是存在的,当年邓艾能过去,我们也能过去!”

    阴平古道位置非常重要,从阴平古道可以绕过整个伐蜀通道最险要的剑阁,通过江油可以直扑绵阳和四川的治所成都。

    如今江东臣亲自带领大军驻扎在阆中,但是成都是整个四川军队的大本营,大部分川军都是从成都附近地区募集的,而剑阁守军的补给也都是从成都运输过去的,如果能绕道成都,那对于守卫剑阁的明军,是重大的士气打击。

    熊况决定还是前往阴平山中,寻找这条阴平古道。

    既然以前的邓艾能够做到,那么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而且东南军队可要比当年晋国的军队精锐多了。

    熊况一头扎进了山里,寻找通往江油的阴平古道。

    此时南洋的战事也接近完结。

    东南支持的阮潢军,进军越来越顺利,和北方的戚继光部一起,夹击了郑检所在的后黎军队。

    郑检是阮家的女婿,是从阮氏手里篡夺的权利。

    阮潢被郑检囚禁多年,和郑检又有杀兄之仇,他也知道自己如果失败那肯定死定了,所以虽然他的军事能力不如郑检,但是作战意志非常顽强。

    而东南也派出了“军事顾问”,指导阮潢的军队配合戚继光行动。

    戚继光占领安南北部之后,立刻开始进攻安南最重要的中郡地区。

    有阮氏的军队策应,进入平原地区的戚继光部,如同猛虎下山一样,迅速横扫了升龙府地区。

    郑检在野外和戚继光决战两次,两次都几乎全军覆没,郑检这才明白,为什么北莫败的那么快!

    原来不是北莫不给力,而是对方太强大了!

    如今北莫国主已经逃亡缅甸,而郑检也只剩下几座城市还在死守,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

    事到如今,郑检也明白这仗打不下去了。

    郑检派出儿子郑松作为使者,再次联系上了东南这边。

    刚刚和占城国主签订了朝贡协议的沈一贯,代表东南和郑松开始了会谈。

    郑松见到沈一贯,脸上表情十分的复杂。

    现在谁都知道,阮潢是得到了东南的支持,这才背刺郑家。

    而当年阮潢可是一点势力都没有,和东南搭上线,肯定就是眼前这个东南使者的功劳。

    而当年郑松和阮潢一同出使东南的,阮潢是在郑松眼皮子底下和东南使者达成了密约,但是自己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为了这件事,郑松在父亲郑检那边丢分不少。

    郑松并不是郑检的长子,郑检的长子郑桧才是郑家合法的继承人。

    但是郑松的表现一直不错,郑检隐约也有改立继承人的想法,所以才委派郑松前往大明。

    可没想到郑松把这件事搞砸了,长子郑桧一派的人自然要落井下石,这件事搞的郑松非常的被动。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眼前这位明使!

    郑松强忍着心头怒火,看着眼前的沈一贯。

    沈一贯却冷冷的说道:

    “郑家必须要无条件投降。”

    郑松心中一凉,本想要拒绝,但是此时形势已经比人强了。

    安南只剩下几座城市还在后黎手上,而这几座城市的守卫也不全是郑家控制的。

    中郡城一旦被攻破,郑家根基本来就很浅,那时候就更没办法和东南谈条件了。

    沈一贯说道:

    “后黎国主必须要退位,安南以后就是我们中原的一部分,不过大都督也说了,安南有安南的特殊之处,所以安南先不采用东南的制度,而是由一位安南总督负责安南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