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在线阅读 -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81节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81节

    “粪肥不行,我们乡里有人之前用粪肥浇地,地里的粮食都枯死了。这玩意儿的效果没传说的那么好。”

    农官解释道:“那应该是你们用的方法没对,烧苗了,得按照我的方法来。”

    “你的方法?你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不也是用粪水浇地吗?”乡老不服的反驳,然后豪横的说道:“别跟我说那么多,咱们乡说了不用粪肥就是不用粪肥。”

    这个时代活命不容易,老人都是有特权的,君王见了乡里的三老都需要尊敬,更别说普通官员,真把老人逼出来一个好歹来,品德方面的名声也会沾上瑕疵。

    面对这样的情况,农官不止身累,心也累,叹了口气,然后说道:“你不信我,你也该信医小芝吧,你去问问她,都邑和蓝河县的百姓,是不是都在用粪肥。”

    “医小芝她不懂种地吧。”老者的语气犹豫了起来。

    “医小芝她不种地,但她识字,会看书,她知道农书上写的粪肥的发酵方法。”

    出于对医者的信赖,老者咬牙下定了决心,“行,你先教我们,等我明日去问了医小芝,再决定用不用。”

    农官无语凝噎,每次这种时候,他都要搬出蓝河公主还有医官的名头,才能顺利说服各位乡的百姓。

    他不过是晚回家一个多月,就只能靠抱医者的大腿办事了。

    小芝原本的名字就叫小芝,但底层百姓多有重名,做了医官之后,她的名字就变成了医小芝。

    吸取姜蓁和医丑提供的经验,医小芝来到五安县就和她的同伴一起,一人收了十个学生,在自己的招牌还没打响的时候,医小芝就和同伴轮换着来乡里替百姓义诊。

    药材需要成本,县里给不起,医小芝也给不起,所以她主要用针砭之术帮人治疗,实在需要用药的,才让患者去县城里的医馆买药。

    若是乡民能从山里采药,也可以用药材来换。她们是医官,都是有俸禄的人,也不图乡民的那点药钱。

    由于医小芝不仅能针灸推拿,还能帮忙接生,实在治不了的病人,医小芝还能替病人向上天祈福。

    一个月的时间不到,医官就在县内扎稳了脚跟,获得了县内所有百姓的称赞。

    医小芝她们刚学的医术,虽然在都邑不好混,但在小县内却是拔尖的,连县令家的小孩出生,都会特意来请医小芝出手。

    大家都有眼睛,能看到由医小芝她们接生的孕妇,身体恢复得更好,死亡的数量也更少。

    名声打开之后,县内的医馆就再也没缺过病人。

    而且除了治病,医小芝他们还顺带兼职心灵导师,因为患者不止把她当医者,还把她给当巫者看待了,就因为她是短发。

    “小芝大人,自大祭之后,隔几日我肚子就要疼一疼,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事情,让祖宗们不满意了。”

    医小芝询问完病情,一脸淡定的说道:“你祖宗没有不满意,反而非常喜欢你,肚子疼是想提醒你,你肚子里有虫,该吃药了。你祖宗这是在救你,今年大祭的时候,你记得感谢他们。”

    “小芝大人,都邑那边的人是不是都在用粪肥,那农官说得可是真的?”

    医小芝非常正经的解释:“自然是真的,这是太女想出来的增产的法子,农官和医官一样,也是太女安排人教出来的。你们今年土地粮食的产量,和县令还有农官的考核息息相关,你们地里若是减产,农官的日子也不好过,他没必要害你。”

    “行,那就按农官说的办。”

    这样的问题,医小芝经常替人解答,弄得那位农官还亲自带了礼物来答谢。

    “乡民们太看中土地,我又不能硬逼着他们干活,要不是你,我今年就难了。”

    医官就动个嘴皮子,亲自动手耕地施肥的都是老百姓,只要老百姓想敷衍他,有的是办法,但在医小芝的助力下,他的工作施展的还算不错。

    “我都已经听县令书说了,太女准备在五安县修建水泥作坊,有这个作坊在,五安县今年的情况应该是不用愁了。”医小芝安慰道。

    农官不敢把创收的希望放在水泥作坊上,说道:“水泥作坊是为了修路准备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得上五安县。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建立养殖场和农庄更实在。”

    在陈冬去探路之前,蓝河县的水泥作坊,就急开始急速扩张,招收了许多新的学徒。

    新作坊的位置一定下,这群工匠就收拾包袱直接赶了过来。

    哪怕那群工匠以前是奴隶,升为大匠之后,就已经是良籍了,而且他们还有独家的技术,连县令都不敢怠慢。

    “我一接到太女的命令,就赶紧让人把地方收拾了出来,你们先去看看合不合用。这水泥作坊该怎么建,都听你们的,官府的奴隶,这段时间也都听你们指挥。”

    县令之所以如此殷勤,是因为等路修好,这群匠人离开,作坊就归属五安县,替五安县挣钱,由不得他不惦记。

    “这地方是陈冬大人选的,没什么问题,先搭个草棚子,等第一批水泥造出来了,再慢慢修整。”不是未来会长久居住的地方,大匠一点也不挑。

    陈冬选择的位置,都是利于水泥生产的地方,或是有水泥某种原料,或是方便锻造……

    能被选来的,都是技术娴熟的大师傅,很快就带着官府里的奴隶,组织起了生产。

    不到十天的功夫,整个水泥作坊就焕然一新,大批大批的水泥被生产出来,堆在库房里,于此同时,还有大批的原料运送过来。里

    “就这么一个水泥作坊,都车来车往的,热闹得不行,蓝河县那么多挣钱的作坊,每日得来往多少车啊。”五安县的百姓都看得啧啧称奇。

    为了方便以后运输,水泥作坊这边还派人修了一条连接国道的水泥路。

    好多人听说过水泥路的美名,也知道这次重修国道,修的就是水泥路,但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水泥路。

    “这地可真硬,应该不怕雨水泡。”

    “都没啥坑坑洼洼的地方,马车要在这上面跑起来,肯定是飞快。”

    “明明可以修得平平整整的,非得在路上弄这些缝是个什么意思。”

    “听说是为了什么热胀还是冷缩,我当时听了个热闹,没听明白。”

    “那些大人弄的东西,你能听明白才怪了。”

    想到自己以后修的就是这样的路,看热闹的百姓提前就骄傲了起来。

    路是好路,但每年的徭役不好熬。

    看热闹的同时,各家就相互打听道:“今年的劳役是你去,还是你儿子去?你儿子也到了可以服役的年纪了吧。”

    “当然我去了,我大儿还年轻,不能年纪轻轻的就熬坏了身体。”

    “听说今年咱们修路,不归县里管,归陈大人统一安排。太女替我们送来了医官,和王上一样,是个仁爱的,今年的苦役应该不会特别难熬。”

    “谁知道呢,万一运气不好呢。只要我还在,我就要顶在我家孩子面前。我一个老骨头,死了就死了,我家孩子还小呢。”

    等地里最忙的那段时间过去,各乡里正那边就开始记名字,等把名录送上去之后,县里的人就集中在一起,送到了陈冬手里。

    夯实土路的事,县里的百姓经常做,但水泥路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上午的时候,陈冬就把大家安排在一起干活,熟悉干活流程。

    等到了下午,陈冬就按照大家的籍贯,把人分成了十几队,然后每队各分派一段路。

    陈冬也不说什么花里胡哨的,只说道:“酉时之前,哪一队先完成任务,晚上的馒头里能夹两片大肉片!”

    一提肉,所有修路的人都两眼放光了起来,什么话也不说了,直接闷头开干。

    对普通百姓来说,酒肉都是奢侈品,一年能吃一次就不错了,有的人就算家里养了牲畜,也只能卖了补贴家用,吃的时候轮不到自己。

    陈冬承诺完之后,就不管大家了,自顾自的坐在棚子里,计算起了物资的分配。

    脑力劳动不比体力劳动轻松,他又没有姜蓁那强大的金手指,只能自己闷头苦算。好在姜蓁支使了不少大学里的学生来帮他,否则陈冬还真忙不过来。

    之前在蓝河县修建大坝的时候,他能指挥的就只有几千人,但后面他要管几十万人,不单单是工程归他管,这群人的吃喝拉撒也归他管。

    自接手这个任务,陈冬脱发的速度都比以前快了。

    估摸了一下五安县这边的进度,陈冬对身边跟着的男孩子说道:“你跑一趟,让人把下一批粮食直接送到下一个县去。这段路的进度,比我想的要快不少。”

    “太女准备的伙食这么好,大家干活的速度能不快嘛。”男孩嘟囔了两句,接过陈冬的手令,赶紧去送信。

    想到修路民夫们每日消耗的粮食,陈冬只觉得庆幸,幸好粮仓里的粮食够多,就算朝廷那边的粮仓空了,蓝河县还有呢。

    姜蓁当年果然没有欺骗他,他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他为农庄付出的心血,如今就反馈给他了。

    “替太女卖命这么多年,这些都是我应得的!”陈冬说这话的时候,想到那消耗的如山般的粮食,莫名觉得有点心虚,然后又小声的自言自语道:“这粮食又不是我吃了的,我心虚个什么劲,我还替太女管了修路这事呢。”

    这么自我调节了一下,陈冬的胸膛又挺了起来,暗道:“只要太女舍得,我有什么舍不得的。这也是为了加快修路的进度!”

    在石磨还没普及之前,民夫们做苦役的时候吃的都是麦饭豆饭还有野菜,有石磨之后,他们能吃上粗糙的豆饼了,但每顿也就一个巴掌大的饼子,根本就吃不饱,只能靠自己带来的干粮偷偷加餐。

    吃不饱还要干一个月苦力活,身板弱的回家就要病一场。

    但轮到姜蓁修路的时候,伙食的预算给得特别足,每个人不止能领三个充饥的豆饼,还有一个改善伙食的馒头,重点是和以前的一日两餐相比,这次大家一天能吃三顿。

    晚上那顿,干活干得最快的,还能有肉吃,吃不上肉的,也能喝点肉汤。

    “这汤真咸,真好喝,厨子是个实在人,下足了盐。”

    “你也不想想太女以前是干嘛的,能缺盐?喝个咸肉汤你就满足了,能不能出息点,争取明天咱们队的人能吃上肉。”

    “肉谁不想吃。我都看到了,仓库那边有一车咸肉呢,都是太女给我们准备的。可惜!就差一点,我们今天就能吃上肉了。”

    因为两片肉,激起了所有人的干劲,都不用上官催促,修路的民夫们吃饱了以后,就能不惜力的干活。

    辛苦劳动了二十天后,分派给五安县的路段提前修完,比姜蓁计算的时间早了五天,比留给他们的最后期限早了十天。

    “把水泥、石子……都送到下一个站点,你们的任务就就算完成,可以回家了。”给陈冬帮忙的一名学生说道:“提前完成任务,今天就是你们劳役的最后一天,陈大人吩咐过,今天晚上,你们每人都能分一片肉。”

    “回家了?才二十天呢,还剩十天的劳役呢。路还没修完,咱们接着修呗。”好吃好喝的过了二十天,民夫们都还有些不舍。

    回家之后,他们吃得还不一定有现在吃得好,不干太重的农活的时候,他们在家也是一日两餐,餐餐吃得半饱,饿不死就行。

    修路的活虽然辛苦点,但能吃饱,这就已经很难得了。

    “孩子你去跟陈大人说,让他在给我们分几段路,我们能修。”

    这位学生无奈的说道:“前面那段虽然看着是土路,但只要再往前走个十里,就能和下一个修路的队伍相遇,真没路分给你们修了。”

    “你是个小孩,你不懂,修路这种大事,它永远都缺人,你去和陈大人说,陈大人肯定乐意。”

    “咱们这一大段路,真不缺人。”学生无奈的说道:“你们要真想接着干活的话,可以帮忙运东西,有一段路的水泥还没干透,需要人帮忙抬货。这活非常辛苦,一般由官府的奴隶负责。你们要是愿意的话,我就去和陈大人说。”

    听到这个回答,一群人就犹豫了起来。

    但过了两秒之后,就有人说道:“再苦能有多苦,太女和陈大人都是好人,不会亏待我们。”

    大家想想也是,修路这二十天,他们这群人别说受伤,连饿肚子都没有过,甚至怕他们生病,每隔五天大厨还会熬一锅药汤。

    从这些细微之处,他们就能感受姜蓁和陈冬的用心。犹豫了几秒之后,大家就非常有义气的继续待在了修路的队伍里。

    陈冬这边,每隔几日都要给姜蓁写信汇报情况。

    知道百姓对自己的支持,姜蓁也没有吝啬,给陈冬回信道:“后面的十天给他们算工钱。但给钱不方便,可以分些粮食和肉给他们,就说是不方便运走的物资。”

    【姜国什么时候能富足到取消徭役啊。连发个工钱都要瞻前顾后,太难了。】

    【至少等一统天下吧。兵役这玩意儿,不搞强制的,军队现在这福利待遇,谁愿意自愿参军。】

    【话说最近卫国宋国都很乖啊,居然没有搞事,是不是还在暗中观察呢。】

    看弹幕提起这个,姜蓁转头就对卫蝉问道:“最近卫阳有什么异常吗?有没有和什么人联系?”

    “没有。他最近一直深居简出,偶尔会带着猫进宫陪一陪王上。”卫蝉说道。

    不止姜蓁对卫阳上心,姜王这段时间也在频繁的召见卫阳。

    像是想到了什么,姜蓁说道:“我记得卫阳除了猫,好像还养了狗,你让人去排查一边,把客馆那边的狗洞都给我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