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103节
书迷正在阅读:药学女博士穿成渣知青、病弱男二对我蓄谋已久、[综英美]我的变种能力为什么这么羞耻、爱情公园、(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娶妃后,我有了读心术、禁军统领是她的药引 (高H)、风月难逃、弃伶1v2 (高H)、司梦者
有些人贪心不足,一辈子荣华富贵看不到头,还想着下辈子的事儿。 明面上装的淡泊名利,实际上仗着中宫为非作歹。 赵禹掐在自己左手虎口,那处有一道已经很淡了的疤痕,他抚在上面,轻按了两下。 赵行眼皮一跳,倏尔按在他手背上:“大兄,都过去了。” 第151章 意外(一更) 含章殿内,赵奕已经从郑皇后身侧挪远了不少。 郑皇后拉着他说了好些郑家的事,又说起他小时候那些,总归眼底的笑意就没有一刻是淡开的。 赵奕看她这样高兴,陪着说了一大摞话后,才开始准备扫兴。 他软着声叫阿娘。 郑皇后心头一颤:“三郎,你怎么了?” 他很规矩。 自从十岁那年被接回宫,除了头三个月因惊惧病倒,高热不退时拉着她的手不放,嘟嘟囔囔叫阿娘之外,就再也没有这样叫过。 连大郎有的时候或玩笑,或哄她高兴,都会叫两句。 但是三郎总是恭敬又守礼的叫母后。 他突然改口,郑皇后只当他是有事相求。 果然赵奕垂眸,唇角也跟着拉平:“可是我看大兄他并没有多高兴,大概当年被误伤的那件事……阿娘,大兄他放在心里,一直没有揭过去的。 如今表兄和表妹来京中小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看大兄多半是高兴不起来了。” 郑皇后闻言,面色微沉。 那件事,别说大郎,连郑皇后都没忘,也不可能忘。 大郎少时精于骑射,九岁上便能左右开弓,校场策马,百发百中,无论左手持弓还是右手持弓,正中红心,百步穿杨,那是他的本事。 他为此骄傲,郑皇后也自豪。 姜护当初也说过,大郎是天生的将帅之才,这样一身好本事,其实有些可惜了。 可惜他生在天家,又做了嫡长,否则放在军中,来日定是大邺名将,能领敌国闻风丧胆的存在。 但十二岁那年,他伤了左手,养了长达半年之久,才勉强养好。 日常起居都无碍,可是再也不能左手持弓了。 非但如此,因为当初伤的重,留下病根,就算是右手持弓,为着左手上的伤,使不上那么大的力,太重的弓他也已经用不了。 伤是在郑家受的。 他带着二郎去荥阳小住三个月,是官家的意思。 结果就出了事。 阿耶与大兄连上了三道奏本来请罪,官家看在她的面子上终究没有追究。 就连大郎,事后都绝口不提。 郑皇后知道,官家私下里问过大郎好几次,当年究竟是怎么伤了手的,大郎只说是他骑马的时候失了分寸,不小心弄伤的,具体如何,再多问下去,就成了锯了嘴的葫芦,什么话都不肯再说。 从那时候起,郑皇后就知道,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不知道是郑家哪个轻狂无礼的小辈,弄伤了大郎的手,又或者因为别的缘故。 总归不可能是意外那么简单。 她也生气过,想过要彻查,但大郎二郎都不说,等三郎回京,她也去问,三郎也只说不知道。 一晃这么些年过去,这事儿好似不了了之。 御医倒是不敢瞒着,说大郎左手虎口处分明是刀伤。 郑皇后捏着眉心,按压着,揉了两把:“你大兄当年在郑家的事情,你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 赵奕白着一张脸频频摇头:“我要是知道,肯定早就告诉您和父皇了,大兄和二兄瞒着不说,我却是不敢的! 我跟您说过,大兄那时候就冷得厉害,我也不大敢亲近他,唯独跟二兄走动多些。 他们出门那回,我偏偏课业上出了些差错,被夫子罚了抄书,就没能跟着去。 结果大兄就伤了手,回家时我满眼都是血,更不敢多嘴……” · 郑皇后午后去承义馆时,没惊动人。 她只身进门,赵禹坐在西次间月窗下,小榻上放着一把弓。 就摆在他左手边上。 那弓是他十岁生辰,晋和帝送的。 郑皇后心口一紧,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 赵禹听见脚步声,脸色一寒,准备骂人。 眼角余光瞥见是她,到了嘴边的话匆匆收回去。 他迅速调整了自己情绪之后,翻身下来,也顾不上把小弓收起来,快步迎上前去:“您怎么来了,可见奴才们又惫懒,也不来回儿臣!” “我想看看你在做什么,不叫他们吭声的。” 郑皇后目光却落在那把弓上。 那把弓虽然小,如今赵禹使起来已经不衬手了,但力却很重。 谁叫他小的时候是个能干的呢? 那本就是官家特意命人打造了送他的生辰礼。 他爱不释手,每每出行狩猎,都用它。 十二岁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过了。 不过弓一直都摆在承义馆,还是不许别人碰。 反正这些年,也就赵行幼时能拿着他这把弓去玩上几日了。 到后来他弄伤手,赵行心疼他,又懂事,再也不碰他这把弓,甚至少在他面前射箭。 郑皇后握着赵禹的手,指尖轻抚的地方,正是他左手虎口处。 赵禹身形一僵,不动声色抽出来,转扶着郑皇后去坐下,镇定自若的收起小弓,主动开了口:“乍然听您说郑家人要来京,想起昔年受伤的事情,虽说是意外,也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提起来难免想到过去的许多事,说到底儿臣心里放不下。 这些年儿臣于骑射上再不得进益,都源于此,心里头不大痛快,早前在含章时脸色便不怎么好,回了自己宫里来,就拿了这把小弓来看。” 他给郑皇后倒了杯茶,端过去放在黑漆四方小案上:“母后,儿臣没事,您别难过。” 他是最懂事的孩子,从来都是。 但越是如此,郑皇后心里越是难过。 “大郎……” 赵禹噙着淡淡笑意:“儿臣知道,无论是您,还是父皇,都不大信是一场意外。御医说是刀伤,许是他看错了,又或许是儿臣那时候年纪太小,记错了,从马上摔下来的时候,被自己的佩刀划伤的。 但是都过去了。” 他定定心神,更是目光坚定看向郑皇后:“您也不用怕儿臣秋后算账,把这伤算在郑家头上,所以不必劝儿臣的。” 郑皇后闻言,脸色大变:“大郎!” 她连声音都尖锐了不少:“你怎么会这样想?你是我身上掉下的肉,郑家再亲,难道竟越过你去不成吗?” 赵禹往她身边坐过去:“看您,儿臣随口一说,您又着急上火的,那儿臣说错了话,您罚儿臣吧。” 第152章 不理解(二更) 姜莞知道此事已经是两天后了。 赵行两天没出宫,一早起就去缠着赵禹,至晚要安置时才回自己宫里去。 别人不知道,他却门儿清,怕赵禹心思沉,想不开,憋在心里,要做下病来,所以只能暂且把姜莞搁下几日。 两三日光景,赵禹好像真没把此事放在心上,连晋和帝与郑皇后都不再提,赵行每日在旁边看着,见他兄长是真没什么事,才一大清早出了宫。 大年下,兄弟姊妹们本来都是一块儿热闹的。 出门听戏,吃茶喝酒,干什么都一起。 今年来了一个裴清沅,赵然又有心意,又不好明着撇下兄弟们,就去回了姜氏,央求了半天,才叫姜氏松了口。 说是让裴清沅替她去观里还个什么愿,路程不算远,往返半天而已。 赵然就“主动请缨”,陪着一起去了。 家里少了两个,大家也没了出门的兴致,窝在小花厅里打叶子牌。 赵行来郡王府那会儿,姜莞正输的上头。 一听说他来,叫小丫头快去把他领过来。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听见身后脚步声,她连起身都不曾,扭脸儿去看,小脸又垮着,撇嘴叫二哥哥。 赵行见状直摇头:“你又输,每年又要上桌跟他们打,不叫你玩你还不乐意,输了钱又委屈。”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手却很老实,往后一伸,元福已经拿了一锭银子放在他手心里。 是个二十两的银锭子。 赵行递过去:“够不够?” 姜莞笑吟吟接下来,然后起身:“二哥哥替我打吧!” 自家兄妹在一起玩儿,一把牌也输不了多少,玩儿上一整天,就算三家赢姜莞一个人,她最多也就输个几两银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