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皇朝夜行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三十五章 胜算

第五百三十五章 胜算

    胜算如何?胜算当然很大,历史上的李世民带着十几万大军虽然没能将高句丽灭国,但是也把高句丽捶的挺惨,况且,如今大唐还有能攻城拔寨的利器——火器,还有可以御寒的棉衣,改变了历史的李二现在若是御驾亲征,再怎么也比之前打的差吧?若是胜算当然是大大的有,所以李庸其实很想告诉文武大臣一声,大人们,时代变了,现在是大唐了,不是前隋,不过面前的人可是魏大喷子,李庸可不想被魏征的唾沫洗脸,他微微笑道。

    “胜算如何?这难说的很,我毕竟年纪轻经验少,所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魏征听了微微一怔,沉吟道。

    “你说的倒也是!”

    送魏征出府,李庸不禁长松了一口气,十分难得是,魏征竟然没有开喷,离开了李家庄,魏征的眉头一直紧紧的皱着,他也不得不承认,李庸说的有道理,大家一听到东征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样,倒是思考一下若是东征的胜算,所以,魏征禁不住仔细思索起来,倘若东征的话,胜算如和呢?就在整个长安都在热议纷纷的时候,皇帝召见朝中的一众重臣甘露殿见驾,李庸身为荣富郡公,还是神机营将军,自然在召见之列,就连返聘做军事顾问的李靖也请来了,可见这一次召见,朝野瞩目,因为就算市井小儿也知道,皇帝这次召见是所为何事,出兵还是不出兵,也许今天就能有结果了,甘露殿依然如往常一般安静,但是走进大殿,众人却感觉到气氛前所未有的凝滞。

    “臣等参见圣人!”

    李二肃然道。

    “众卿平身吧!今天召众卿前来,不为别的,就为新罗使臣求助之事,众卿觉得朝廷到底该不该出兵?”

    “圣人,臣觉得该出兵,高句丽实在不将圣人不讲大唐放在眼里!”

    程咬金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道,原本李庸就告诉他皇帝有意出兵,昨天他又听到了消息说皇帝没看奏章却一直在看舆图,所以他就愈发的坚信了李庸的话,皇帝是真的有意出兵,那还犹豫什么?尉迟恭也不落人后,连忙道。

    “圣人,该出兵,必须救新罗,若高句丽吞并了新罗必然实力大增,高句丽本就狼子野心,若实力大涨必定会成为祸患!”

    褚遂良立即出列道。

    “圣人,臣反对出兵,高句丽毕竟不是对我们大唐动兵,况且前隋征夫百万仍然没能攻克高句丽,所以臣觉得不宜轻启战端,不如派人前往高句丽申斥!”

    朝堂上众臣吵个不休,今天在甘露殿也不过是重演罢了,李二的脸色依然平静,文臣们引经据典,武将们大声吆喝着辩驳,不过,让他稍稍有些疑惑的是,怎么魏征今天的火力好似不大啊!环顾一圈之后,李二的目光不由落在了李庸身上,问道。

    “李庸,怎么一直都没见你说话啊?”

    听到皇帝终于开口了,众臣顿时安静了下来,目光全都落在了李庸的身上,李庸微微拱手笑道。

    “启禀圣人,臣一直在听着呢,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众人听了不由微微一怔,都这个时候了,李庸竟然还想和稀泥?怎么想的?程咬金等人更是一直在给李庸使眼色,他们觉得李庸今天是傻了,明明都知道圣人想派兵出征,竟然还想和稀泥?李二面色没什么变化,一副认真听着的样子,李庸对于众人的目光仿佛没有察觉一般,继续道。

    “前隋三次东征,征服百万,无功而返,劳民伤财,埋下了亡国之祸,确实是前车之鉴,若不出征的话,坐视属国被覆灭,对我们大唐的威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高句丽吞并新罗、百济,实力大增,将遗患无穷!”

    李庸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早就听过不知道多少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李庸接着道。

    “我一直没有说话,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若我朝吸取前隋的教训,只出兵十几万的话,胜算几何?”

    只出兵十几万,那就算不上劳民伤财,那么问题就来了,只出兵十几万的话,能有多少胜算?要知道,前隋征夫百万全都无功而返,李二沉吟道。

    “李庸这句话说到点子上去了,若只出兵十几万的话,到底胜算如何呢?众卿不妨议一议!”

    一时间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目露沉吟之色,显然都在沉思,李二转头看向了李庸,问道。

    “李庸,既然你一直都在思索,那你就先来说说!”

    李庸笑道。

    “这两天,臣确实想了不少,不过因为臣并没有领过兵,所以对各军的战力不算了解,所以只能大略说一说,第一,我军师出有名,是高句丽率先挑起了战端,我军是为了帮助属国抵抗进攻,征残暴之国,乃正义之师!”

    众人听了不禁点头,这确实算得上师出有名,李庸接着道。

    “这第二嘛,圣人圣明,这不是溜须拍马,相比隋炀帝亡国之君,圣人领兵席卷天下有着赫赫武功,登基以来更是知人善用,国力强盛。”

    众人听了禁不住再次点头,当今圣人和隋炀帝比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皇帝圣明当然很重要,李庸接着笑道。

    “这第三点嘛,就是人和,前隋虽然征服百万,但是人心涣散,又有何用?反观我朝,上下齐心,其利断金!”

    众人略一沉吟,不由再次点头,相比前隋的乱局,现在大唐政通人和,确实可以算人和这两个字,就连李二都禁不住点头,这三点李庸说都很对,看的很通透,李庸接着道。

    “这第四点嘛,说起来倒是有点自夸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辽东苦寒,要出兵辽东一大难处就是严寒,当初前隋征辽东,冻死冻伤不知道多少人,不但减员而且大伤士气,而我们有了棉衣倒是可以无惧严寒,还有就是火枪和火炮,尤其是火炮,实在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啊!”

    李庸连说了这四点,每一点都十分在理,不止程咬金等一众武将连连点头,就连杜如晦、房玄龄、魏征等文官都禁不住点头,李庸接着头道。

    “最后一点便是我大唐将士们的战力到底如何,比之当年前隋又如何,这个说实话,我不太清楚。”

    今天在大殿上,李庸说的十分坦诚,自己知道并且确定的说的透彻明白,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也没强说什么,他不知道如今大唐将士们的战力比之前隋如何,但是大殿里君臣之中,除了他,旁人谁不知道?如今的朝中重臣,那可都是老资历,经历过隋末之战,对前隋的三次东征也知之甚深,甚至还参加过前隋的东征,而且能站在大殿里的重臣,谁没参与过隋末唐初之战?好像,就李庸没参与过,因为李庸太年轻了,听了李庸的这一番话,李二心里极为满意,微微颔首道。

    “李庸的这一番话,某听着很有几分道理,句句都在理,至于,我军将士们的战力如何,李庸说的倒也实诚,他确实不清楚,某也才突然反应过来,这小子太过年轻,都没经历过大战,也没领过兵,也不知道这朝中怎么就冒出了这个郡公来!”

    皇帝笑骂李庸,大家听着也都禁不住乐了,不过李庸的功绩摆在那里,皇帝笑骂也不过是打趣罢了,大殿里的气氛微微一松,不像刚才那么凝滞了,程咬金当即道。

    “咱们大唐将士的战力,岂是前隋能比的?前隋奸臣当道,乱七八糟,民怨沸腾,人心向背,当兵的哪有什么士气?咱们大唐就不同了,都是百战精兵,士气如虹,而且国泰民安,粮草充足,打个高句丽还不小菜一碟?”

    李二起身背着手来到了众人面前,沉声道。

    “如我大唐出兵相助,也绝不能太过劳师动众,药师,你觉得,你出兵的话,需要多少大军,有多少胜算?”

    其实作为已经致士退休的返聘军事顾问李靖一直在沉思呢!听到皇帝问话不由沉吟道。

    “若只为解新罗之围,那只需一场大胜即可,十万大军足矣!”

    徐世绩等武将听了不由点头,如今高句丽大军攻打新罗,虽然辽东仍然留有不少兵力驻守防备,但是只需要一场大胜仗,就能让高句丽不得不从新罗撤兵,十万大军,要打一场打一场胜仗,难吗?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立即嚷嚷了起来,十万大军打一场大胜仗一点都不难,他们都信心满满,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等文臣也不禁露出了沉思之色,他们不是都打过仗,也算知兵,但是想褚遂良等文臣就不禁怀疑起来,前隋百万大军都无功而返,你十万大军就信心满满?这差的是不是太远了?面对褚遂良等人的怀疑,李靖解释道。

    “兵在精不在多,若是大军离心,士气低落,那纵有百万大军也不过是乌合之众,隋炀帝御驾亲征,征兵百万,虽然看上去声势浩大,却乱糟糟一通指挥,根本发挥不出来,朝廷征突厥总共也不过动用了十几万大军,却能将突厥一举覆灭,要论高句丽大军的战力,未必强过突厥的骑兵,要征辽东最让人头疼的一个是高句丽占据地利坚守,还有冬季的严寒!”

    程咬金接着道。

    “不错,高句丽唯一的依仗一个就是地利可以坚守,一个就是严寒,但是如今有了棉衣,无须惧怕严寒,又有了大炮这样的攻城利器,他高句丽还有什么可凭恃的?”

    李二虽然面色依然平静,但是若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的嘴角有一丝若有所无的笑意,其实李二的心里很激动,这一通分析下来,他看到连褚遂良这等迂腐的文臣都有些意动了,褚遂良等文臣听了确实有点傻眼,原本他们一听到要东征就吓了一跳,前隋三次东征的教训实在太狠了,万万没想到,今天听李庸和李靖这么一分析,他们竟然也觉得东征胜算极大,他们虽然对打仗不怎么懂,但是毕竟熟读经史,李庸分析的那些他们心里是赞同的,而李靖说的那些,他们也是信服的,因为说这些话的人是李靖,当世最负盛名的名将,而且李靖这人素来稳重严谨,如果说这话的人是程咬金,那就没那么令人信服了,事实上,前隋三次东征失利的原因,他们也不是一无所知,严寒、地利、人心不齐,还有就是隋炀帝志大才疏胡乱指挥,李二笑道。

    “李庸和药师都说的很在理啊!你们觉得朝廷是该出兵呢,还是不出兵呢?”

    长孙无忌立即出列道。

    “圣人,高句丽如此猖狂,我朝决不能坐视高句丽做大,所以臣觉得,当出兵征讨高句丽!”

    李庸禁不住感慨,长孙无忌这老小子真是个能人,跳出来赞同出兵的可真是时候,然后程咬金、尉迟恭、李孝恭、徐世绩、李靖、杜如晦、房玄龄、魏征纷纷出列表示支持朝廷出兵,褚遂良、虞世南等文臣虽然没有出言赞同出兵,却也没有再反对出兵,让李庸感到意外的是,魏征竟然也出言支持出兵,当然,魏征并不是见风使舵,而是他仔细思量之后,既然出兵胜算极大,当然是出兵对大唐更有利,不得不说,魏征确实为人正直,一心为国,听到众臣全都赞同出兵,李二脸上也不禁流露出了激动的神色,当然他的心里更加激动,从登基以来,他就一直盼着有一天能对高句丽用兵,但是如今他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以前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对高句丽用兵会如此的顺,并没有引得朝臣们大规模的抗议反对,之所以如此顺利,当然多亏了李庸,多亏了李庸挑拨高句丽出兵攻打新罗,才让他师出有名,多亏李庸搞出了火炮这样的功臣利器,多亏了李庸找到了白叠花可以保暖,不得不说,李庸真是他的福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