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言情小说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苦干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苦干

    吃过饭,李荣华就陪着老爷子和叶泉水转李家寨子。

    “现在的日子是真的越过越好了,做梦都想不到李家寨子这么高的山上还能通汽车。”

    要说,李荣华在李家寨子也是最让人羡慕的一家。

    女儿嫁得好就不用说了。

    全寨子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当大官的亲家。

    儿子也能挣钱,寨子里最早且唯一有小汽车的就是他们家。

    时常有人聚一起就说:自己还干不赢两个残疾人。

    是的,李荣华是意外受伤残疾了,黄小苗身材矮小,在要出苦力干活的农村,这也算是残疾的一种。

    两口子养两个孩子,也没见他们有饿饭的时候。

    当然,他们也知道人家黄小苗是黄家沟煤矿嫁过来的闺女。

    娘家也在扶持。

    更重要的是,两口子都是勤快人。

    残疾也不妨碍他们种地。

    “今年开了些荒种了六亩多的玉米。”

    “大舅,你们种这么多干嘛啊?”

    叶佳荣惊呼。

    她真正不敢想象两个没有劳动力的人还种这么宽的土地。

    “要喂家禽啊,鸡鸭和猪都能吃。山外很多人用饲料,我算过账了,真要用饲料喂养其实赚不了多少的。”

    李荣华就在那里算小猪崽多少钱一只,饲料多少钱一斤,一头猪从小猪喂到出圈得花多少钱。

    “最后赚了个啥?”李荣华道:“就赚了几粪坑的猪屎,赚了了个零钱凑整,春春,是不是这个道理?”

    养猪这一块,赵春是专家级别的人物了。

    “是的,大舅,我也算过账的,如果用饲料喂猪的话,出栏时间是真的要掌握好,稍不小心就可能会亏本。”

    赵春也养猪,但是她舍得投入成本。

    不是买饲料,而是直接买了一个生产饲料的机器。

    自己配饲料来喂养。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青料就是地里的那些花生苗子,红薯藤,黑麦草这些都是。

    再加上她在黄芬那个餐馆里的潲水也能给她省很大一笔。

    她的人工成本反而要高一些。

    “而且,饲料喂出来的猪肉不好吃,根本就熬不起油。猪膘不厚,就算是煮熟了切起来也是软软的,不像我们粮食喂出来的猪肉一下锅香味就飘出来了……”

    叶佳荣觉得大舅真是好厉害。

    多年后普遍出现的问题他现在就提出来了。

    “我们自己种的粮食喂出来的家禽自己吃。我和你舅妈在家又没事儿,就每天做一点,总能做完的。”

    像施肥这种需要劳力的事怎么搞?

    “简单得很,我们都是用干灰或干粪。种的是懒庄稼。”

    种地的时候就丢一把灰,等到中途的时候再打理一下草,再来一勺干粪。

    “更多的时候还是靠老天爷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收成就好一些,天干收成差点。不管怎么样,土地总是不辜负庄稼人的,多多少少的都有点收成。”

    叶佳荣就想起了那句话: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只不过现在是新社会,四海无闲田农夫日子也滋润了。

    像李家寨子原本就是高山苦寒之地,种稻谷的田都是自己开荒搞出来的。

    政府也就减免了他们的公粮。

    叶佳荣算算时间再过两年延续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将被彻底的减免。

    农户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

    一路上也会遇上李家寨子的一些村民。

    大家都和李荣华打些招呼。

    “荣华哥啊,我怎么觉得你瘦了呢?”

    一个村民笑道:“论理你家的生活不差噢,你是舍不得吃想存着钱当地主啊?”

    “哈哈哈,吃啊,吃了就是不长肉。”

    “那你肯定是长心去了。”

    “可是我这心眼也不多啊。”

    大家乐呵呵的说说笑笑。

    一行人走过,村民们的议论声还在。

    “那个老爷子是不是就是李荣华家的那个六外公?”

    “可能是。”

    “你们不知道吧,我娘说他六外公家是地主,以前李荣华的娘就是地主家的小姐。”

    “那地主家的小姐怎么嫁到这里来了?”

    “你不懂,那些年地主家小姐成分不好,李荣华他爹年纪大了又讨不了媳妇,人家一介绍就成了。也幸好嫁到这山上来了,要不然日子肯定不好过……”

    对这些议论,叶佳荣觉得也有些尴尬。

    主要是,地主家的儿子高老爷子还在这里呢,他们就这么大声的说了。

    乡下人的八卦心里真正是熊熊的大火燃烧得厉害。

    而且是扑都扑不灭。

    高老爷子就当没听见似的。

    过去的事终究是过去了。

    现在子孙后代都过得好。

    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历史嘛,总是被后人说。

    是是非非公道自在人心。

    “舅舅,山里人出去打工的也不少了哇?”

    叶佳荣看见旁边一家院落长满了杂草,看样子是长年没有住了。

    “是啊,这几年都出门打工了,很多拖家带口的去南方。”李荣华拄着拐站在那家人门口:“他们一家出去得早,应该是躲计划生育的那些年就出去了,听说是在哪儿扎根了,孩子生得多,日子也过得不错,去年老二还考上了大学。'

    “一笼鸡总有一个要叫。”

    说起生孩子多有儿女考大学的事,叶泉水就有发言权了。

    腰杆儿挺得直直的。

    “年轻的时候苦是苦了点,但是现在还是可以的。”

    “也是这个理儿。”

    李荣华点头表示赞同:“这一家一屋要是有一个能立起来,这个家就垮不了。要是都立不起来,也就走向衰败了。”

    “以前我爷爷说过,一家人要出人才至少得三代人的努力托举才成。”李荣华想起了自己家老爷子的教导:“乡下人常说祖坟埋正了,其实就是老一辈子懂得教导儿孙,儿子比老子强,孙子比儿子那一代强,一代比一代强,这样三代必出人才……”

    “是啊,都说莫欺少年穷,穷不过三代,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叶佳荣听到这话心里就想笑。

    主要是她记得一个梗,再过十多年完全变了:穷不过三代,是因为穷人娶不上媳妇儿压根儿就没有儿孙,当然没有三代了。云紫飞的重生八五当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