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二节 张郎妙计安西域(1)
书迷正在阅读:古暖暖江尘御、校花的贴身高手、总裁,夫人又带娃跑了!、六零空间:嫁科研大佬后我被娇养了、快穿女配她点满了金手指、神医丑妃:腹黑王爷别太撩、带崽逃荒:神医前夫大佬妻、把我踹了的学霸非要破镜重圆、叶揽希赫司尧、卫颜冷夜霆
“麻烦大了!” “西域从此多事矣!” 席间将校们纷纷交头接耳,被楼兰王子被廷尉切掉小勾勾的事情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 “要不,干脆就趁这个机会,并吞楼兰,立为楼兰郡!”素来态度比较激进的王申生当即就跳起来建议。m.zwWX.ORg 对一部分大汉军官来说,别说楼兰了,连大宛这个藩属国他们也想干脆灭了得了。 反正这些渣渣,哪怕嘴上说的再恭顺,其实心里面也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譬如楼兰王国这些年来,也没有少和匈奴人眉来眼去。 他们虽然也出兵协助汉军在西域的行动,但遇到匈奴人就缩了。 而且,很多人都知道,楼兰人一直在同时向汉匈纳贡。 只是因为现在汉室强大,所以纳贡次数多一些而已。 对于这支三心二意,还要随时防备他们反水的渣渣,早就有人打过算盘,干脆灭亡,在当地建立郡县得了。 “不可……”一直作为李广利军师存在的李哆轻轻摇头道:“若汉室并吞楼兰,恐怕会让西域诸国兔死狐悲,全部倒戈匈奴……” “更可能伤害汉与乌孙的感情……” 匈奴诸国之中,最强大的就是乌孙了! 乌孙人控弦几近十万,战斗力也很不错,素来是西域的霸主。 靠着最近三十余年的交流和对乌孙的渗透,汉室渐渐和乌孙国内的反匈奴派系达成了一致,初步建立了盟友关系。 当初,远征大宛时,乌孙就派了两千骑兵过来尽了一下盟友义务——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乌孙骑兵的出现,却震慑了康居人,使得本来要救援大宛的康居军队不敢越界,坐视汉军在大宛国内攻城略地。 目前来说,汉与乌孙的关系发展迅猛。 特别是太初四年,解忧公主嫁到乌孙,延续了汉与乌孙的联姻后。 这位楚王的孙女,以其美貌与才智,在乌孙国中辗转腾挪,为汉与乌孙两国的迅速接近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在乌孙新昆莫号称肥王的翁归靡即位后,因为对解忧公主的喜爱,以至于爱屋及乌,喜欢上了汉室的诗书音乐和礼仪。 乌孙与汉之间的立场分歧迅速消弭。 而相互的立场却无比接近。 于是,从细君公主开始,直到解忧公主,自元封六年开始实施的挖匈奴墙脚计划,在两位大汉帝姬的接力下现在已经无限接近成功了。 尤其是解忧公主! 她与乌孙昆莫生了三个儿子,具备了未来即位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室现在在西域战略,是绝对不允许任何可能破坏汉与乌孙联盟的事情发生的。 王申生的主意,显然一定会破坏此事! 乌孙人又不傻,看到楼兰被吞并,乌孙人难道不会去想‘万一未来汉朝在我身上故技重施怎么办?’。 且汉室贸然并吞一个没有显露反态的属国,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可接受! 正所谓不教而诛是为虐。 堂堂大汉,煌煌中国,岂能做这种事情? 诸夏民族和中国天子也不屑于去做这种事情! 因为这是砸自己招牌,失信于天下的事情。 再大的利益,也驱动不了天子同意这样做。 与之相比,恐怕天子宁肯先承受失去楼兰,丝路断绝的苦果,再发兵征讨,扶持一个新国王。 …………………… 听着部下们的讨论,李广利心里面也是焦急万分。 倘若楼兰老王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去世。 那他的全部计划与筹划统统要落空! 甚至,很可能一切都要逆反了! 别说征讨车师了,汉家能保住楼兰不倒戈就已经是成功了! 这让他万分难受! 自余吾水之战受挫,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找个软柿子捏捏,顺便给部下捞些军功和好处。 筹划数年,甚至在蒲昌海地区,收买了大量车师贵族充当内应和带路党。 本以为能愉快的收割一波人头,顺便重挫乃至于摧毁匈奴在东西域地区的统治和力量。 哪成想,原本完美的计划,却因为楼兰王王位的变迁而毁于一旦。 更难受的是——若果真如此,那么汉室在西域方向的力量就会变得危险和空虚。 汉军可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维系在楼兰的地位,稳固在楼兰的存在。 别说去找车师麻烦了。 到时候,怕是匈奴人要跑来楼兰挖墙脚了! 只要想到,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小棉袄可能要被人ntr,头上可能绿油油,李广利就握紧了拳头! “楼兰决不能有变!”李广利几乎是咬着牙齿,吐出这句话。 若被匈奴ntr了楼兰,作为大汉帝国地位最高的将军和西域、漠北方向的负责人。 李广利知道,自己可能会成为天下的笑柄。 那些笑话和鄙夷他的人,指不定在背后会编排出什么来呢? 当初,他初征大宛遇挫,被迫退回敦煌,长安城的儒生和一些贵族就在私底下说什么‘贰师将军不过中人之姿,都尉之才,奈何陛下拔苗助长……’这种话。 搞得他哪怕后来得胜归来,在民间舆论眼里,也是一个花架子。 更夸张的是——有些家伙还在私底下造谣说:贰师将军两征大宛,前后出塞十余万人,归入玉门关者不足万人这种话出来。 这些渣渣造谣造的天下人都以为他在大宛虐待士兵,致使汉军十不存一。 这不胡扯吗? 两征大宛,固然出塞十余万。 但真正的主力是六万步骑,其他人都是辅兵和民夫。 而且,说他虐待士兵,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他为了拉拢军心,可谓费劲了脑筋! 为了让士兵们吃好穿好,他直接和天子打报告,强行从太仆和少府衙门弄去了十万头牛供给军需! 还将在大宛缴获的战利品,统统分给士兵。 自己就拿了一把宝剑。 结果,坊间舆论造谣说他虐待士兵,导致死伤惨重,出塞十余万,回到玉门关的只有一万多人。 这简直就是断章取义。 确实,跟他回到玉门关的部队只有一万多。 但那是先头部队好不好! 而且,他光是上报给朝堂的立功军官名单就多达一千五百人。 换言之,若真的只剩下一万多人归塞,那这一千五百名功臣哪里冒出来的? 就更不用说,倘若真的损失如此惨重。 即使天子能饶他,汉军各部能饶他?那些失去了亲人的贵族和地主们能饶他? 一次损失十万兵力!? 而且还都是青壮! 真若如此,整个居延和酒泉的边塞军队恐怕都要无人了。 难道现在在居延、酒泉和敦煌的汉军士兵,都是亡灵不成? 但李广利也没有办法。 首先他是统兵大将,长期在外。 十几万大军的衣食住行都要他管,他甚至还得管西域各国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没有功夫在长安和人打嘴炮。 其次,他也不能辩驳。 原因还是因为他手腕重兵,天子能放心他,他自己也不放心啊! 当年萧何都要自污,他现在这个坏名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他也是保护。 所以他也就听之任之了。 不过,他内心深处又是一个很敏感,极有自尊的人。 每次回长安,听到那些闲言细语,他都恨不得提刀砍人。 若再被人栽一个无能、坐视楼兰倾覆,败坏国家大局的罪名在头上,这三人成虎他就真的百口莫辩了! 一念至此,李广利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长安,马上去面见天子,请求立刻返回居延来处置楼兰之事了。 可是…… 这楼兰的问题,似乎是一个死结。 怎么解决呢? 李广利一时间也没有辙。 忽然,李广利听到那位张侍中说道:“君候,下官有一个愚见,或能解楼兰困局……” 李广利立刻抬起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长身拜道:“愿请侍中赐教!”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