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在线阅读 -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三)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三)

    第二章:《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比喻说理

    第二节:《周易》一书《屯》至《需》文里的比喻说理内容

    三、《周易》第三篇文章是《屯》,我们看《屯》的原文与今译。zWWx.org

    (原文)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译文)

    三、遵循事物的规律,并坚定信念,就开始亨通,利于未来。不论在那里,都有利于建国封侯。新生事物草创初期,宜于稳定坚守,才有利于建立起来的侯国。

    初生的事物,往往徘徊流连,犹如乘马列队缓缓而行;那不是强盗,而是求婚媾和的队伍,可是女子坚贞不肯答应婚事。应做好细致长期的工作,女子乃答应了出嫁。也如打猎逐鹿时,若没有山林官做向导,贸然进入林中,君子若不能见微知著,而轻率地继续向前追去,会发生危险的。如同骑着马小心谨慎而行,求得婚姻媾和。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没有任何不利的。积累财富,轻徭薄赋正确;若横征暴敛,就走向了凶险。骑着马列着送亲的队伍,出嫁的女子哭泣无声,泪滴涟涟,这正是为建国而媾和做出的牺牲。

    “屯”(zhūn):本义指草木出生的含义,这里是寓意事物初生到发展的艰辛过程。

    “屯”篇中心内容是围绕着建国立业讲述的方针策略,其中心是为君子讲述草创基业,谋略始终的政治道理。本篇又是通过“求婚媾”来阐述建侯的过程。“婚媾”就是一种以婚姻媾和政治的一种手段。《周易》里已有“帝乙归妹”这一历史事件的引用。即商王与周族以婚姻缔结政治的事件。“建侯”应是建立一个诸侯国。一个诸侯国的建立到发展壮大走联姻不失为一个政治手段。本篇就是围绕着建侯与联姻之间的政治关系展开的论述,并表明事物发展过程的艰难曲折性。而不能把本篇看成是讲述迎亲的事情。

    本篇的题目中心是“利建侯”,即如何有利于建立侯国而展开的论述。本篇里的“元亨利贞”如同《乾》篇题目里出现的那样。在《周易》一书里用“元亨利贞”没有几篇。凡出现“元亨利贞”四字,表示是重要的题目内容及重要的命题。而“元亨利贞”就是对所命题事情的顺利实现。如本篇顺利实现“利建侯”。但如何实现“利建侯”,《屯》篇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层层论述。篇中的内容是紧扣题目而发,而内容又是通过“求婚媾”来讲述建侯之间的道理。“求婚”一词好理解,而加上一个“媾”字是什么意思呢?“媾”字的含义有结亲,结婚,讲和,求和等解释。《国语·晋语》里有:“今将婚媾以从秦”。意思是“如今最好是用缔结婚姻来顺从秦国国君的意愿”。这是《国语》里讲述的秦晋以婚姻结好政治联盟。以婚姻缔结作为国家间外交上谋取政治手段,是一种古老的政治策略。在《周易》“归妹”篇里引述了“帝乙归妹”这一历史事件。这是商王帝乙将女儿嫁给强盛起来的周族首领姬昌(后称文王),这是历史上的政治联姻事件。而西周后期,诸侯应是各自为政了,眼里已没有了周天子。诸侯国之间联姻是一个谋取政治联合的有效手段。就是号称强盛的汉唐,朝廷上不也往往以婚姻与少数民族首领媾取和平手段。把皇帝的女儿,或宗室女,送给番邦首领,以结秦晋之好,免起战火。这也是皇帝以牺牲子女玉帛以媾和的不得已方法。《屯》里所讲的“求婚媾”,就是以婚姻媾和政治,以达到建侯上的顺利实现的目的手段。

    本篇以婚姻媾和的过程描述,来比喻“建侯”道路上的困难与反复的道理。

    本篇从第一段讲新生事物,即喻指政权(建国立候)的建立。第二段说明建侯之困难。第三段是讲要坚定信心,向前发展,也不要为眼前的利益而盲目行动。该放弃眼前利益,而为长久的事业创造条件。第四段讲坚定既定方针(即求婚媾),以联姻来巩固政权。第五段讲在发展立国之路上,不可横征暴敛。最后是一种忧患意识,再现女子背井离乡出嫁时那种泣血涟涟的情景,为换取政治条件牺牲女子的一切。这篇虽是以“求婚媾”的过程描述,而寓意的是通过婚姻联盟政治,已达到巩固和发展建侯立国的政治目的。

    《屯》篇从头到尾,以求婚媾的过程描述来比喻“建侯”的曲折与困难。从语言的描述上,用语优美,犹如一首诗,而且又形象鲜明,有诗韵之美。如:

    “屯如邅如

    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

    乘马班如

    泣血涟如”

    本篇所用比喻上比较难懂的字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里的“字”。“字”:古代作为名的解释补充,这里引申为许配,出嫁。现在还有成语“待字闺中”,是指留在闺房中,等待出嫁。《礼记·曲礼上》谓“女子许嫁,笄而字”。在古代,名与字是分开使用。古人只有到了成人之后才能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又叫上头,上头礼,即改变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盘起来,插上簪子,从此代表成年了。等到出嫁的时候,丈夫就要给她取一个“字”。有了“字”就表示已经嫁出去了。在古时侯“字”就有了出嫁的意思。“不字”就是不同意出嫁。“乃字”就是同意许配,出嫁。此处不过是借生活中的婚姻事例来比喻政治上的道理。

    总之,《屯》篇虽是以“求婚媾”的过程描述,而寓意的是通过婚姻联盟政治,宜于达到巩固和发展建侯立国的政治目的。

    全文内容就是围绕着建侯与联姻之间的关系展开的论述,即以求婚媾的过程描述来比喻“建侯”的曲折与困难。不过是作者运用比喻寓意君子之治的政治含义。

    《屯》全文同样是贯穿着比喻说理。《屯》文里的“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人于林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等都是比喻。

    如《屯》里的“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舍,往吝”,这是用打猎若没有山林官做向导,而贸然入林,就会发生危险,来比喻群子建功立业要稳妥行动。《屯》的题目命题是“利建侯”,而内容就围绕着“利建侯”展开的论述,不过这论述全是运用的比喻,是用“婚媾”,“打猎”等生活经验来比喻,以达到明晓政治上的道理。

    四、《周易》里的第四篇文章是《蒙》,《蒙》是讲对儿童的启蒙教育问题,其中心是让君子明白卫国安邦,儿童启蒙的道理。

    《蒙》篇全文是:“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困蒙,吝。童蒙,吉。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文)

    四、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是正确之道。

    不是老师求教与童蒙,而是蒙童求教与师长。如同筮上讲的那样,第一次筮问,理应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不恭敬地乱问,就不予回答。这是有利于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正确施教方法。开始对儿童启蒙教育,有利的做法是树立典范,但也不能脱离管束。若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就大失所望。披戴上勇士的甲胄,这样的人有出息,娶妻吉顺,是男子成家立业的根本。勤勉的对儿童施教,培养武士精神。若不亲身施教,就没有什么好处。受困于蒙昧无知,就会有耻辱。从儿童开始启蒙教育,这是很正确的事情。让儿童披上皮甲,击打锻炼,目的不是为寇,而是抵御外侵,保家卫国。

    (解说)

    本篇是围绕着儿童教育这一内容展开的论述,内容也正是围绕着命题展开的论述。这一篇文章的理论观点,又有点象古希腊城邦时期培养儿童为战士的那种教育方法。但又不同于古希腊城邦制时期培养儿童成为武士的那种制度。而《蒙》篇只是一种教育理论。中国古代并没有像古希腊时期那样让儿童脱离家庭有国家来培养训练成战士的那种制度。

    “蒙”在甲骨文里的写法“”是上部像蒙着东西,如面罩或面具。其中有一只大眼睛,眼下有“人”形。“蒙”字的含义指草名,萌生,幼稚,覆盖,包裹等讲。而“蒙”的本义是勇士伪装或作战时穿的甲胄。此篇用“蒙”来寓意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培养勇士精神。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爱国主义与军事主义的教育思想。

    本篇内容是围绕着“童蒙”教育这一问题的论述。即通过给儿童披蒙东西在游戏中所引发培养儿童武士精神。从发蒙,包蒙,困蒙,击蒙。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容情节。立论明确,是精心创作的。这种教育方法又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通过给儿童蒙上仿效战士作战的甲胄,来锻炼儿童的体魄和精神意志,从游戏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性。这不仅仅是讲儿童的启蒙教育,其目的是在于政治。在当时能接受教育者是贵族家的子弟。《周易》一书的内容是针对君子讲述的政治策略。这里是让君子明白,从小对儿童进行军事教育。因为那时是个诸侯林立的时代,时刻是面临着弱肉强食的战争出现。从小培养儿童的战斗意志,正是那个时代的需要。

    本篇内容里第一段:“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匪”:不,不是。“求”:恳请,需要。“筮”:古代用蓍草占卜。“渎”:轻慢,不恭敬。

    本段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句话是教育上的关键理念,用现在教育上的话去解读,其意是老师不要主动求着去教给学童什么,应是学童求问老师,学童有问题要请教老师的时候,老师才给他回答。否则老师不管学童爱听不爱听,用填鸭式强行知识灌输,学童就会越学越烦,没了学习的兴趣。学童有困惑不解的时候,有求知的欲望,这才是最佳的教育时机,效果也最好,这句话是古人的教育理念。因学童若能够主动去学习,就会很用心,就会不断进步。如果是被动的学习,就会越学越烦,产生抵触情绪,老师再怎么催促,学生也会当耳旁风,应付了事,慢慢养成了怠学心理,即使再花多的世间补习,学习进步效果不佳,因为他心没在这里。所以教育不应强加给学童,学童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向老师请教,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

    本段里“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是讲老师与学生间教学互动问题,即讲究教育学童的方式方法。如学生第一次提问,老师就应给出问题的回答,答疑解惑是老师承担着传授知识与责任。老师在回答上很关键,既是让学童解开心中的疑惑,又能让学童获得知识的积累。

    这里"初筮告"喻学童第一次问,老师应回答解惑。如果是“再三渎,渎则不告”。即下次还来问同样的问题,并切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这同一样的问题,那既是对老师的不恭敬了,也表明学童没认真用心听讲,老师就不能反复回答。因老师不再告诉这一问题,也是警告其听老师讲课时,就会认真去听讲了。

    本段讲的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使他们懂得道理,并培养他们认真听讲,并且有礼貌恭敬地提问。这段话又所体现的是,师道尊严的教育核心。不过这里,作者用了筮法上的一种说法,来做比喻,造成了后世的不少误解。

    “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刑人”:指典型示范教育的意思。“说”:通脱。“桎梏(zhigu)”:一指镣铐;二指约束,阻止的意思。

    本段意思是:“开始对儿童启蒙教育,有利的做法是树立典范,但也不能脱离管束。若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就大失所望。”

    正如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典范教育是考名牌学校及出国那样,而本篇里树立的是什么的典范呢?应是树立的尚武教育,或称军事主义教育。如同大集体生产队时代那种,在青年心目中树立起参军光荣,有出息的典范效应。

    “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本段意思是:“披戴上勇士的甲胄,这样的人有出息,娶妻吉顺,是男子成家立业的根本。”

    这里表明了一个尚武的时代,一方面是军功能够拓土开疆。即有军功的人能够得到封赏。这里的“包蒙,吉。纳妇吉。”如同毛时代,农村里的青年,当上兵是很光荣和有前途的事情,既不在田里种地了,也马上有人上门提亲了,娶个媳妇就顺顺利利的,在这种典范的树立下,多少农村青年梦想穿上绿军装。西周后期,是邦国林立,也是战争不断。当兵也可能给予政策上不少的好处,也就重视儿童的军事启蒙教育。

    “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勿”:勤勉。“用”:实行。“取”:取得。“女”:你;指受教育的儿童。“金夫”:勇士。

    这一段是说“要对儿童勤勉的进行施教,培养他们的勇士精神。”

    “见”:出现。“见金夫”:造就勇士。相反“若不能躬身施教,就没有什么好处(不有躬,无攸利)。”

    这是对君子讲的道理,使君子明白培养造就勇士成长对国家的重要性。

    “困蒙,吝。”

    “困”:受困。“困蒙”:受困于蒙昧无知。“吝”:耻辱。

    本段意思:“受困于蒙昧无知,就会有耻辱。”确实,百姓蒙昧无知,国家就不能发展与强盛;政治上蒙昧无知,就会迷信与落后。中国近代的历史上,因为蒙昧无知,不是上演过多少耻辱之事吗?

    “童蒙,吉。”

    本段意思:“从儿童开始启蒙教育,这是很正确的事情。”

    “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最后这段话最终指向目的,即政治目的。“让儿童披上皮甲,击打锻炼,目的不是为寇。而是有利抵御外侵,保家卫国。”

    这是“击蒙”的目的,让儿童从小锻炼成战士,而不是去发动战争,去为寇。这里是讲述正义的行为。

    《蒙》篇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儿童教育第一文章,因这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最早论述童蒙的教育问题。

    而本篇中出现的引用一种筮法之说,比喻启蒙儿童教育上的一种方法道理。这确实是筮法用语的最早记述了。在《周易》一书之前的文献上,却没有筮法的记录。这里的“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确实是筮术的一种说法。《周易》本不是占筮之书,而这里出现的筮术上的说法,正是引用来比喻儿童的教育方法问题。只是借用蓍草占卜上的筮法来比喻对儿童教育方法的道理。这里不是讲筮法的,只是一种借喻而已。这也说明了,《周易》时期,已有成熟的卜筮理论了。当然《周易》时期的筮术,还不是八卦筮法。因为八卦卜筮术,是从《周易》里所用的六十四画符号及六十四篇文章名称派生出的东西。《周易》时期卜筮术,只是一种用蓍草来占卜。即还没有把六十四画符号作为筮术的工具。在《周易》之前的“西周文”里已有“筮”的说法。“筮”与“占”不同。而本篇里出现的是“初筮告”,不是“出占告”。“占卜”用的工具是龟甲,而“筮”是用蓍草做卜问的通神工具。

    本篇的“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无疑是筮术上的一种说法。《周易》一书借用这种说法,也反映了那个时期,卜筮上的江湖诡辩术已经出现。唯有《周易》这句话,是文献上最早反映筮术的说法。《周易》把卜筮术上的用语借用来比喻到对儿童的教育方法。这只是一种借喻。而不是在讲什么筮术,这应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从本篇的内容可得到证实。这只是引用来作比喻而已。从内容上来看,也不无不当,是比喻的也恰当。这比喻的寓意是“第一次请教老师,老师自然要告诉所问的问题。若对所问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恭敬地乱问,老师就不再告诉。”这是比喻对儿童的教育方法而已,虽然引用的是“筮术”上的用语,并不影响《周易》一书的哲学性。

    《蒙》篇无疑又是最早对儿童培养教育的论文,更是让君子明白其政治含义。

    而《蒙》篇所用的比喻还有“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五、《周易》第五篇是《需》,《需》全篇是运用比喻说理,中心是为君子讲述建功立业,待机而动的道理。

    《需》的全文是:“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需于沙,小有言,终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需于酒食,贞吉。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译文)

    “五、机遇对有爱心的人,带来光明,通达,美好的前景,更利于建功立业。

    在城外等待时机,要持之以恒,没有害处。在沙场上等待时机,小有错误,但结果不错。在泥泞里等待时机,会招致强盗的到来。在血光境地里等待,等于坐以待毙,应走出险境之地。在上层的社交酒宴上寻找机遇,前景自然光明。陷入险境,没有邀请的客人突然来访,恭敬地接待他们,最终是吉利的。”

    (解说)

    “需”字有等待,需要,停步等多种意思。而在本篇有“等待,寻求成功的时机”之意。

    本篇的篇名是《需》,不过《周易》一书里六十四篇文章,原初是没有名称的。正如这《需》名称,本是《周易》第五篇内容的首字,被后人抽出做为了篇名。

    《需》篇题目内容是“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而本篇的“画符号”与本篇的内容没有实质意义,作用只是排序而已,可当做排号“第五”而已。而本篇的内容则是围绕着题名与题目内容(即命题)展开的论述。

    我们先看本题目中出现的一个词语“有孚”,在《周易》一书里这个词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超过了“君子”一词,当然有时是单独一个“孚”字出现。这“有孚”正是《周易》里构建的一个政治理念。而现在一些《周易》译文把“孚”当做“俘虏”的“俘”来译,除此就是传统的解释方法,作“诚信”来译。

    《周易》里的“孚”,既不是“俘虏”的“俘”,也与“诚信”之意不相符。“有孚”虽是《周易》构建的一个政治理念,但“孚”字,早在《周易》一书出现之前就出现在典章里了。“西周文”和《诗》里早有“孚”字的运用。既当诚信讲,也有当爱讲。

    《周易·需》篇里的“有孚”,如何译呢?笔者认为《周易》里的“孚”应当“爱”讲。“有孚”就是“有爱”,《周易》里的“孚”,是《周易》作者构建出的“民本”理念。“有孚”的含义,是让在位者去关心爱护百姓。而本题目里的“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其译意是“有了爱,就带来光明,通达,美好的前景,更利于建功立业。”

    《周易》是对“君子”讲述的政治方略,君子就是在位者,即统治者。本篇“需”是指等待,等待什么呢?就是求“利涉大川”的事情。这里的“利涉大川”,不能理解成渡过大河。这里是比喻,寓意着事情将要完成与实现。“君子”要完成事业,这事业就是"齐家"、或治理好一国,就要建立在一种根本的准则上,就只“有孚”,即爱民。"有孚"就是作者构建的政治准则。我们常说《周易》里充满着一种忧患意识,而《周易》里的忧患意识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思考,这种积极的意义往往体现在有着明确而正义的目的上。而指导这种目的行动,准则,就是“有孚”理念。即为“君子”构建起一座明亮的灯塔那样,在指明着方向。

    本篇里的“有孚”应当“爱”来译,即“君子”爱民,才能顺利的完成建功立业,这就是命题。而本篇的内容围绕着命题,阐述在不同的环境条件里去创造和等待建功立业的时机。本篇使用不同的环境状态的比喻,来寓意道理。

    “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这是本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其意是“在郊外等待时机,要持之以恒,没有害咎。”“郊”:指广阔天地。郊外是地域广阔,比喻施展干大事的机遇之多。

    “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这里的“沙”是比喻,“沙”地相对于“郊外”是差一等的条件。“小有言”:指小有错误。“终吉”:指结果能达到目的。

    “需于泥,致寇至”。“泥”更不如“沙”,在泥泞的地上行走就非常艰难。这是用“泥”来比喻环境条件更不好时,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出现。“致寇至”:指招致强盗的到来。

    “需于血,出自穴”。本段还是比喻,如同在血光危险之境,应尽快走出险恶环境。

    “需于酒食,贞吉。”“酒食”:指上层社会。本段意指在上层社交的酒宴上,寻找建功立业的时机,结果自然是成功的(贞吉)。这是用“酒食”比喻交际结盟。

    本篇最后一段“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意思是“陷入某种困境,而却没有邀请的客人突然来访,也要恭敬地对待他们,结果是吉利的。”这是寓意着干事业,如何对待人才的态度问题。既要广揽人才,即使没有邀请的客人来到,也要重视他们,有了这种重视人才和以爱为本,其结果就能顺利的实现目标,即“利涉大川”。

    《需》文是讲等待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分别讲了在郊外等待,在沙洲中等待,即在等待时机过程中几种环境状态,所论述等待,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应学会应对,等待时机的出现,不过全用的是比喻。

    由《需》文所启示,在面对困难,保持清醒的理智,镇定的面对问题,才能冷静的思考和分析,有时候需要的更是耐心。等待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策略。在面对困境之前,不要轻举妄动,如果目的错了,等待就是进步,所以需要等待最好的时机,不可莽动。等待的过程中,一定要静心等待时机,遭遇困境心不乱,学会蛰伏积蓄力量,平心静气的等待往往会另辟蹊径。而且更要用好人才,敬重对待自荐的人才,这都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总之,《需》篇正是围绕着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而学会等待中抓住时机。正因为自然与社会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不是不动。不但要把握环境条件的变化,还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在社会人际关系上创造成功的条件。这已然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谋略。

    《需》文立论是“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这既是一个陈述句,但陈述里又有比喻,这是本篇文章的命题。而本篇的内容则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的“论述”,不过这“论述”却全是运用比喻。从“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需于酒食”到“入于穴”,没有一段不是用比喻。用喻过多,就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有一种让你猜侧之感,也就很难把握文章的真实含义了。《周易》里所用大量的比喻不是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再看《需》文里如诗的句子:

    需于郊,利用恒

    需于沙,小有言

    需于泥,致寇至

    需于血,出自穴

    需于酒食,贞吉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