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在线阅读 - 《天下第一哲学》(二十三)

《天下第一哲学》(二十三)

    ——《周易》六十四文政治哲学译解

    第二十三篇《周易·剥》文译解

    (原文)

    “()剥,不利有攸往。

    剥床以足,蔑贞,凶。剥床以辨,蔑贞,凶。剥之,无咎。剥床以肤,凶。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译文)

    二十三、“剥”的现象是不利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床的脚退将要剥蚀坏掉,无视这种情况,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凶险了。床身与床足的结合处将要剥落侵蚀坏,那就越加凶险了。若任其剥落侵蚀下去,也只能是咎由自取,无所怨就。若剥落侵蚀到整个床面,就更加凶险了。若能按秩序,凭借身份能力,受到荣耀,而无不利。可如今,丰硕的劳动果实,劳动者得不到,却被当官者马拉车载的攫取占有,而劳动者被伤害的已没有了存身之处。

    (解说)

    “剥”在《辞源》解释为:“割裂”,“削”,“脱落侵蚀”等意。甲骨文里的本义是:“刻裂”。《说文》里是指:“裂也”。在本篇中其意指“脱落侵蚀”。作者是借床的脱落侵蚀不断损坏来比喻政治向坏处发展的现象,寓意政治会越来越腐败,其结果越来越危险。。

    本篇题目是“剥,不利有攸往。”这是说:“政治越来越腐败,是不利于国家进步与发展。这就是本篇的命题。

    第一段内容是借床来比喻“剥”这一现象逐渐转化过程。为何用“床”来比喻呢?古代时期,床是一种坐卧具,不同于现在床,是指睡觉的专用东西。而椅,凳才是坐具。本篇用床是象征位置,或地位。即对统治者的政治行为作比喻。《周易》一书多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这是中国传统说理的思维方式。

    “剥床以足,蔑贞,凶。”

    “蔑”:无视。这是本篇第一段,其意是:“床的脚腿开始剥落侵蚀,而无视这种情况,就会有风险。”这是比喻问题出在下面,从下面开始出现了问题。下面就象征着劳动者。即广大的人民。下面的问题做不好,解决不好,自然就影响着上面的问题。即社会的安定问题。这归结到是政治问题,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

    “剥床以辨,蔑贞,凶。”

    “辨”:床身与床腿的结合处。“蔑”:无视。这句话的意思是:“床身与床腿结合处也开始剥蚀损坏,若无视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凶险了。”这是再次强调问题的严重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象征上下之间出现了问题。即中间层也出现了问题,就后果严重了。

    “剥之,无咎。”

    这一句不好理解,“剥之”,为何还“无咎”呢?而“无咎”在《辞源》里有两种解释,一是:没有过失。另一是:过由自取,无所怨咎。若按后一种意思,这句话是说:“无视那种剥蚀情况的继续发生下去,只能是过由自取,无所怨咎。”这是比喻不重视问题的解决,而导致灾祸,也只能是咎由自取。

    “剥床以肤,凶。”

    “肤”:皮肤。

    此句还是承接上面内容而继续论述“剥蚀”问题一再发展下去,就侵害整个床面,导致床体的彻底损坏。这还是象征。这种象征的问题也不难想象。这说的是整个层面出现了问题,结果就是“凶”。

    “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这一段的意思是真对问题的发生应如何来扭转,作者提出了方案。这是解决“剥床以肤,凶”的方案。即挽救大厦倾的办法。这句话里的“贯鱼”如同“鱼贯”,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接连不断。这是用“贯鱼”来做比喻。比喻依次,要有次序。“贯鱼”:就是前后有次序。这是寓意道理。“宫”:宫人。“宠”:获得宠幸。在商周时期的王,都是多妻制。“周礼”记载,后宫已有王后掌管六宫。天子后宫里的事,已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周礼”一书记载的内容,就是为天子一人服务,而设立的各种规定。即为“天子”一人设置了庞大的各种机构。天下是天子一人的私属,所以哪一个宫人不想得到天子的宠幸。而一步登天,为人上人呢?这里的“贯鱼,以宫为宠。”是比喻,是借“贯鱼”的现象与“宫人”的现象来寓意政治上要建立规矩与制度。作者认为有了制度规范,才“无不利”。这是通过“剥”现象出现,要改变这种危及社会政治问题的发生,就要讲次序,讲规范,设规矩,才能避免“剥床以肤”这种危害整个社会层面问题的发生。但作者没有提出具体的规范内容。用比喻说理,难免论清事理,是只见形象而难见本质的思维方法。

    最后句子点出了危害社稷问题的结症:“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硕果”:硕大的果实。“舆”:大车。“庐”:草房,屋舍。

    这句话用现在语表述:“社会已到了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地步,将会导致革命的爆发。”那个时代虽没有这些名词,但包含着这些意思。这句话译意是:“劳动人民创造了财富,可他们却享受不到这些成果,而被当官者所攫取占有,劳动的百姓被伤害的已到了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

    《周易》时代与后封建时代社会里的问题没有大的变化,历代统治者都要面临着统治与被统治者两级矛盾问题。这正是自建立起官僚体制,所必然导致这一矛盾危机的发生。

    《周易》作者已经洞察到导致社会危机的问题的结症。而作者解决这问题的法宝,就是所构建的民本理念。即让“君子”(统治者)爱民(有孚)。当然“民本”与王权政治是相得益彰,王权制下,只有高喊爱民的口号,否则没有其他灵丹妙药。只有推翻王权制度,才能丢弃民本,而建立民主。

    本篇是以借“剥床”来比喻政治道理,也是一篇具有强烈的忧患思想意识文章。体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在思考着国家,人民的和平未来。又体现了作者那种强烈震撼人心的对世道不公的呐喊。“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成为千古绝唱。也反映了作者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足以说明《周易》作者是处于西周后期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里,才有如此对社会清醒的认识。

    本篇以物(床)而喻事理,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特别是提醒统治者危险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于财富上的分配问题。也是来自于没有建立一种完善的机制问题。作者清醒的认识到,创造财富者,反而不得食,而硕果被不劳者攫为己有,而劳动者(小人)已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这才是威胁着统治者“凶险”的来源。这就是为统治者(君子)讲述“安邦治国”的政治术。

    我们再看看唐朝李鼎祚收集编篡的《周易集解》一书里,汉至唐人们对今本《周易·剥》的说法。

    “(坤下艮上)。剥:不利有攸往。

    虞翻曰:阴消乾也,与夬旁通。以柔变刚,小人道长;子弑其父,臣弑其君,故“不利有攸往”也。

    《彖》曰:剥,剥也。

    卢氏曰:此本乾卦。群阴剥阳,故名为剥也。

    柔变刚也。

    荀爽曰:谓阴外变五。五者至尊,为阴所变,故曰“剥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郑玄曰:阴气侵阳,上至于五,万物零落,故谓之“剥也”。五阴一阳,小人极盛,君子不可有所之,故“不利有攸往”也。

    顺而止之,观象也。

    虞翻曰:坤顺艮止,谓五消观成剥,故“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虞翻曰:乾为君子,乾息为盈,坤消为虚,故“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则出入无疾,反复其道。易亏巽消艮,出震息兑,盈乾虚坤,故于是见之耳。

    《象》曰:山附于地,剥。

    陆绩曰:艮为山,坤为地。山附于地,谓高附于卑,贵附于贱,君不能制臣也。

    上以厚下安宅。

    卢氏曰:上,君也。宅,居也。山高绝于地。今附地者,明被剥矣。属地时也。君当厚锡于下,贤当卑降于愚,然后得安其居。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虞翻曰:此卦坤变乾也。动初成巽,巽木为床;复震在下,为足,故“剥床以足”。蔑,无。贞,正也。失位无应,故“蔑贞凶”。震在阴下,《象》曰:以灭下也。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卢氏曰:蔑,灭也。坤所以载物,床所以安人。在下,故称“足”。先从下剥,渐及于上,则君政崩灭。故曰“以灭下也”。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虞翻曰:指间称辨剥。剥二成艮。艮为指,二在指间。故“剥床以辨”。无应在剥,故“蔑贞,凶”也。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郑玄曰:足上称辨,谓近膝之下。屈则相近,信则相远,故谓之辨。辨,分也。

    崔觐曰:今以床言之,则辨当在第足之间,是床梐也。“未有与”者,言至三则应,故二“未有与”也。

    六三:剥,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荀爽曰:众皆剥阳,三独应上,无剥害意,是以“无咎”。《象》曰:失上下也。

    六四:剥床以肤,凶。

    虞翻曰:辨上称肤。艮为肤。以阴变阳,至四乾毁,故“剥床以肤”。臣弑君,子弑父,故“凶”矣。

    王肃曰:在下而安人者,床也。在上而处床者,人也。坤以象床,艮以象人。床剥尽,以及人身,为败滋深,害莫甚焉。故曰:“剥床以肤,凶”也。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崔觐曰:床之肤谓荐席,若兽之有皮毛也。床以剥尽,次及其肤,剥于大臣之象,言近身与君也。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虞翻曰:剥消观五。巽为鱼,为绳;艮手持绳贯巽,故“贯鱼”也。艮为宫室,人谓乾;五以阴代阳,五贯乾,为宠人,阴得丽之,故“以宫人宠”。动得正成观,故“无不利”也。

    何妥曰:夫剥之为卦,下比五阴,骈头相次,似贯鱼也。鱼为阴物,以喻众阴也。夫宫人者,后夫人嫔妾,各有次序,不相渎乱,此则贵贱有章,宠御有序。六五既为众阴之主,能有贯鱼之次第,故得“无不利”矣。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崔觐曰:鱼与宫人皆阴类,以比小人焉。鱼大小一贯,若后夫人嫔妇御女,小大虽殊,宠御则一,故“终无尤也”。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德车,小人剥庐。

    虞翻曰:艮为硕果,谓三已复位,有颐象。颐中无物,故“不食”也。夬乾为君子,为德;坤为车,为民;乾在坤,故以德为车。小人谓坤,艮为庐;上变灭艮,坤阴迷乱,故“小人剥庐”也。

    《象》曰:君子德车,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侯果曰:艮为果,为庐。坤为舆。处剥之上,有刚直之德,群小人不能伤害也。故果至硕大,不被剥食矣。君子居此,万姓赖安,若得乘其车舆也。小人处之,则庶方无控,被剥其庐舍,故曰"剥庐,终不可用"矣。”

    从上文要分清,除了所谓《剥》里一句卦辞和六句爻辞外,其它则是注释文。当然也是把属《易传》经文的《彖》与《象》混编于《周易》经文后。

    《周易集解》是唐李鼎祚编篡,其书采用王弼注作底本。引汉至唐三十几家对《周易》的说法。对前人有不详尽之处,李鼎祚则加以[案]说。其所引诸家,原书大都亡佚,唯赖此书能窥其一斑,是一部保存早期以"象数"解释《周易》的学术资料。凡以"象数"去解释《周易》文辞,不能不说是个牵强附会。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