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在线阅读 - 第五百六十二章 半岛三分

第五百六十二章 半岛三分

    承顺七年十二月的最后几天里,大楚帝国举行了一场的御前会议,九名御书房参务大臣全都参与。

    会议的主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商讨高丽半岛的处置问题,顺带也会商讨李氏君臣的处置。

    和往常的御前会议一样,罗志学高坐在龙椅上,除了会议开始的时候说了两句场面话后,就是开始了闭目养神……任由臣子们自行讨论。

    会议的最开始,就是商讨是否要把高丽半岛直接纳入帝国统治范围,还是说不直接统治,依旧和过去一样只是把高丽半岛当成一个藩属国。

    关于这一点,众人还是有一些顾虑的,主要是考虑到高丽半岛面积也不算小,半岛内的民众也是数以百万计,而这些人的语言风俗和中原汉民大有不同,直接统治起来比较麻烦。

    虽然高丽半岛长期受到儒家文化辐射,其中上层民众普遍学习汉字,基本上是个朝鲜士子都能写、看汉字,但是基本上都不会说汉话……或者说,其实也能说,只是发音不一样……高丽人念汉字的发音,和汉语发音差别极大。

    别说高丽人了,就算是中原地区里的不同地区的汉语发言,差别也很大,要不然也不会有专门的官话了。

    历朝历代的官话非常重要,有了统一的语言以及文字,才让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断,而这个官话在历朝历代里虽然一直在变化,但是依旧有着非常清晰的脉络。

    这种变化并不是旧话被直接废除,直接引用新话,而是在旧话的基础上不断的演变……怎么说呢,今天的普通话是从三四千年前的中原洛阳一带的话演变来的。

    华夏早期几千年,夏商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都是在中原地区,准确的说是洛阳一带,这个时期形成了通用的雅音。

    后来历朝历代的官话,普遍都是以中原洛阳音,或是洛阳音融合其他土话演变而来的。

    唐朝时期采用的是洛阳音为官话,晋代时期南迁,洛阳音融合了金陵土话,形成了新的金陵官话。

    宋朝,在北宋时期和唐朝一样采用洛阳音,南宋虽然南迁,不过大体上也沿用了洛阳音。

    元朝除了蒙古语外,通用语则是采用洛阳音为基础,融合了一部分幽州地区的土话,形成了所谓的北平音。

    明朝时期的官话,则是所谓的南京官话,这个南京官话其实也是中原洛阳音为基础,融合了部分金陵土话的新官话。

    朱棣北迁后,南京官话进入北平,又融入了部分元代时期的通用语,即北平音的声调,然后在明王朝里形成了声调有所变化的南京官话。

    虽然都称之为南京官话,但实际上明王朝早期和中后期的南京官话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这种差别也不是人为的,而是长期的语言融合演变的。

    等到大楚帝国,礼教部以明王朝官话为基础,仔细专研了诸多古书,制定了新的大楚正音,称之为金陵官话……只是吧,虽然礼教部自诩自己搞出来的金陵官话是延续上古时期的雅音,但实际上还是明王朝的中后期南京官话……

    毕竟官话这种东西,要的不是什么严禁不严谨,也不是是否和上古时期的雅音一样,而是要普及……你说的话别人能听懂,这才是官话……

    所以,大楚帝国的金陵官话,其实也是明王朝的官话……两者之间没啥变化。

    但是在偌大的华夏地区里,使用官话的人其实不多的,通常来说只有读书人,闯南走北的商人才会说官话,绝大部分普通人说的还是当地的土话。

    别说在交流蔽塞的古代了,就算是在后世二十一世纪里,不会说普通话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依旧数以千万计。

    会说普通话,但是日常依旧以当地土话进行交流的人更是数以亿计。

    大楚帝国里,绝大部分民众日常说话,其实都是当地土话,只有读书人会从小学习官话……毕竟不懂官话可没办法做官。

    面圣的时候,你叽里呱啦说一堆鸟语,人家皇帝难不成还要给你配个翻译啊!

    而高丽半岛地区里,当地读书人能看,能写汉字,甚至他们的官方文字也是汉字,但是吧……读音不一样。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高丽半岛的读书人的汉语读音,也是当地的汉语土话。

    而语言不通,将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麻烦,直接设立统治的话,中原派过去的官员只会说官话,却是不会说当地的汉语土话……而当地的人能看能写,但是不会说金陵官话。

    两者之间的交流,恐怕也只能通过文字了。

    嗯,以前明王朝乃至东掳人和李氏王朝之间的交流就这样,要么是通过翻译,要么是直接笔谈……

    大多时候为了省事,都是直接笔谈的!

    但是很显然,光靠笔谈是不能统治偌大一个半岛的。

    针对这个问题,礼教部尚书,参务大臣宋章则是道:“语言不通问题不算大,不管在中原还是在半岛上,都是存在着不少的通译,把这些人找出来,然后授予中低级官职,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可以解决初步的麻烦。此外针对原来李氏的中高级官员进行排查,适当录取懂官话的人员入仕为中级官员。”

    “依靠这些人,前期的沟通问题就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而中后期的话,诸位要相信我们礼教部的战斗力,在教化工作上我们是专业的!”

    “我们礼教部就会向半岛派出工作组,敦促当地展开教化工作!”

    “依托教育,科举,贸易,工作等各方面全面推广官话教育!”

    “对了,听闻他们之前还有个什么文字,这个土话文字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全方位的禁绝!”

    “只要军方以及巡警还有税警方面给予配合,最多一年,汉字将会成为半岛上的唯一文字,十五年后,金陵官话将会成为当地唯一的语言!”

    宋章显然是已经做好了准备,也是大力支持在高丽半岛进行直接统治的。

    怎么说呢,打都打下来了,人家也全面投降了,直接统治就完事了,不用搞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宋章支持,其他诸多大臣们大多也是保持赞同意见,虽然有人也有顾虑,但是很快也打消了顾虑。

    很快,诸位大臣们就得到了统一的意见,直接吞并高丽半岛。

    而接下来就是讨论高丽半岛的行政机构设置了。

    这一方面,军方倒是给予了一定的意见,军方从安全角度出发,认为不能直接把整个高丽半岛设省,最好是采取分割,并且是和辽东地区进行混合,尽可能的淡化高丽半岛的独立色彩。

    因此,高丽半岛将会一分为三,其西北区区域由辽东省所辖,设东江府等三府。

    半岛东北区区域预期设三府,并和尚未攻占的辽东以北大片区域(大概就是吉林一带)进行合并,设辽北省。

    半岛剩余的中部和南部区域,则是设立东海省,下设七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行政区域划分,不仅仅是把半岛一分为三,还和辽东以及辽北其余强行关联起来,同时下属各府的区域设置,也是直接打乱了原有的朝鲜八道的行政划分。

    这些,都是为了直接从行政分化上,淡化以往的半岛独立政权的色彩。

    以后这高丽半岛,就不是一个单一的行政辖区了,而是分成了三个,并且这个过程里还会不断的和辽东以及辽北区域进行融合。

    也许过上几十年,清川江沿岸的民众,就会很自觉的把自己当成辽东人,而不是高丽人……

    半岛上的行政划分搞定了,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就是济州岛。

    这一次陆军又想起来了跑到济州岛去养马……

    说是济州岛孤悬海外,在岛屿上进行马匹培育的话,可以有效的防止马匹的血统被污染。

    陆军方面,想要把这个济州岛当成巨大的战马杂交培育试验基地。

    不外乎是一个小破岛而已,这些大佬们没有为难陆军的意思,直接就答应了把济州岛列为军管区。

    把高丽半岛的行政区域划分完毕后,针对李氏王族的处理也简单,鉴于人家是无条件投降,并且后续还主动配合楚军劝降各地李氏王朝的官员以及军队,降低了征服的成本,大楚帝国这边自然也不会过河拆桥,把对方直接一刀砍了。

    随即决定,把李氏王族,包括退位的国王以及所有直系血脉通通都接到金陵城来,集中管理居住,授废王为‘归顺伯’爵位。

    嗯,只是普通的伯爵爵位,不能继承的那种!

    也就是说,等李氏废王去世以后,直接革除爵位,李氏为平民。

    而李氏王朝里的原有诸多官员们,则是选择性留用,对于主动归顺的,甘愿为帝国效力的,并且懂得官话的人优先任用,其余人等根据情况任用。

    对于不肯归顺的顽固分子,要实行最严苛的打击。

    而这,仅仅是第一步……

    紧接着的时间在半岛上强制性推行各类教化政策,包括严格规定服装、束发、礼仪等,并销毁各类异族文字书籍,关闭异族私塾学校,换成大楚帝国标准的官方私塾或按照大楚帝国礼教部规定办学的私立学校,禁制讲授土语文字,必须采用汉字、官话教育。

    对于这些事务,礼教部方面态度非常强行,要求第一时间进行强制性的推行,并且要求军方在前期给予全面的配合,中后期也请求巡警部门以及税警部门的全力配合。

    前期教化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此外和教化工作同时推行的还有各类新式政策,尤其是土地政策。

    大楚帝国在每一个新占领区都会推行自己的土地政策,在半岛地区也不会例外。

    此外在半岛地区里推行新的土地政策,还会有一个额外的大好处,那就是能够极大的消除半岛地区原有的中上层力量,并顺带消灭当地的抵抗力量,完成教化工作……

    因为掌控土地和掌控话语权的人,都是同一批人!

    而这种人,在大楚帝国的土地改革浪潮里会被大量的消灭。

    如今中原地区里,为啥民间没什么人反对大楚帝国,没怎么出现过和众多改朝换代的时候一样前期不稳的情况啊……因为,反对并采取相关行动的人都死了!

    剩下的都是不反对,或者是布满但是不敢反对的士绅们。

    在中原地区如此,在半岛上也不会例外,甚至这个情况更加严重,大楚帝国在中原多少还有些顾忌,但是在高丽半岛……还能有啥顾忌啊,浪就完事了。

    在当地推行土地政策,是能够带来诸多附带好处的!

    毕竟高丽半岛那边的土地兼并一点也不比中原地区差多少,甚至情况还要更严重一些,中原地区尤其是北方数省因为频繁的天灾人祸,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等到大楚帝国统一上述各省的时候,这些地方实际上已经是处于人少地多的情况了。

    十室九空,这可不是什么语言上的夸张,而是真实存在的情况。

    相对来说,没有遭到什么天灾人祸的南方各省反倒是存在着更加严重的土地矛盾,而这些地区,也是大楚帝国早几年里重点推行土地政策的地区,为此各种什么剿匪,肃清前明余孽,打压武装抗税,整顿地方治安等各种乱七八糟的行动三天两头就来一回,大楚帝国的镰刀是拉网式的把南方各省都拉了一边,割下了无数士绅的头颅!

    而高丽半岛,虽然自身情况也不怎么好,但是严格上来说,李氏王朝的内部统治还是比较稳固的,这意味着内部的利益集团并没有遭到什么破坏。

    而农业时代里的所谓利益集团,除了地主也没啥人了!

    如此也就需要大楚帝国进行大力的各种清理,干掉一批半岛上的地主士绅后,那么土地矛盾自然也就能够缓解了,大楚帝国自然也就能够收获更多的中低层的民心。

    久而久之,高丽半岛上的民众就会永远的忘记李氏王朝,并开始拥护并以自身是大楚帝国的子民而自豪。

    当然,这需要时间!

    按照预估,估计五年内就应该差不多收到初步的成效,十年后乃至十五年后,高丽半岛将会从里到外,都变成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时候你让他们独立离开帝国的大家庭,大概率他们还不乐意呢!

    当你不是列强国家的子民时,你会对列强各种痛骂,但是如果有一天你也变成列强的子民,那么你就会是列强注意的坚定拥护者!

    决定脑袋的,永远都是屁股!

    ————

    金陵方面敲定了高丽半岛的一系列后续处理方案后,各部门迅速事实,吏务部按照旨意,开始从全国范围内选拨懂得高丽半岛当地方言的官员,同时从高丽半岛的诸多降官、读书人群体里选拨懂得官话的当地官员,由此初步选拨出来了数百名用于高丽半岛上的中高级官员。

    后续,还会进一步扩大选拨范围,选取并任用大量的低级官员。

    最终,这些人员将会充实到半岛三地区的各级行政机构当中。

    礼教部方面,派遣了工作组进入半岛,准备在军方的配合下开展教化工作。

    税务部,开始从其他省份抽调精兵干将入住半岛三地,预计从各地里抽调武装税警五千人,普通税警一千余人,各级税务官两百余人。

    这些税务工作人员进入半岛三地后,将会成为半岛上各税务机构里的骨干人员,然后按照传统在当地里征召大量的普通税务人员以及编外人员。

    预计一年内,半岛上的税务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达到一万人以上,当然不可能长期维持这么多人的,经过大概一年多的高压税收工作后,尤其是各种武装抗税时间被持续镇压,没有出现大规模武装抗税的时候,税务机构就会进行调动,缩编。

    精锐的武装税警将会被调走一部分,前往其他地方继续执行弹压武装抗税任务,普通税警以及税务官员们,也会进行调动以及内部肃清,最终让半岛三地的税务工作人员的总人数下降到一个合理阶段。

    这涉及到一个税收成本的问题,这些税收工作人员也是需要发工资的……长时期在一个地方维持大量编制的税务人员,税收成本将会变得极为高昂,搞不好收上来的税还不够给这些税务人员发工资的。

    因此情况初步稳定之后,大量的税务人员就会被调走。

    类似的套路,大楚帝国在其他省份里已经上演了一遍又一遍,效果斐然!

    其他部门也是根据御前参务会议的决议进行了各种行动,以配合高丽半岛的处置问题。

    在一片喜庆的大背景下,金陵城迎来了新的一年:承顺八年!

    承顺八年的春节里,罗志学和一票重臣们,按照惯例举行了一系列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的活动。

    比如罗志学举办了一场国宴,宴请重臣以及部分成绩突出的中级官员,后宫里的王皇后也会在同一时间里邀请权贵家里的女眷入宫看戏吃席。

    然后皇室还会给部分臣子赐福,有一些小礼物,其中还有罗志学亲笔手书的‘福’字。

    然后还有祭天,祭祖等各种乱七八糟的礼仪性活动。

    不过罗志学对这些礼仪性的活动,都是能偷懒就偷懒,往往会尽可能的简化步骤,做个样子就完事了。

    等这些事情忙的差不多了,这个年也就过去了。

    大年初八,承顺八年的第一次御前参务会议顺利举行,在会议上倒是没有讨论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

    基本上重要的事务,去年年底就已经敲定下来了,没有拖着留到今年来处理,而短短过年的这小半个月时间里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

    所以,今年的第一次参务会议显得毕竟平静。

    诸多讨论的事务里,唯一称得上是大事的就是皇宫的整修计划了,这一次御前参务会议里,臣子们提议,并形成了一致意见,请求拨款五十万两加速皇宫的修缮工作,争取在今年秋天里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入驻。

    值得一提,大楚帝国虽然成立有些年头了,迁都金陵城也有四年了,但是罗志学一直都是在皇家别院,即前明时期的魏国公府,也是战后金陵城里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腹地里居住并办公的。

    而皇宫,则是在前明南京皇宫废墟的基础上进行修缮!

    说是修缮呢,但实际上和推到重来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前明的南京皇宫已经荒废两百年,中途经历过不少的天灾,好几次雷劈导致的火灾导致了不少大殿都被焚毁,其他房屋更是在岁月的侵袭下早已经腐朽不堪。

    明王朝虽然偶尔也会拨款对南京皇宫进行过修缮,但是基本没啥卵用。

    等到了大楚帝国攻占金陵城后,所看见的所谓南京皇宫已经是一片废墟加杂草了。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废墟里还有不少的石料,厚实木料还能继续使用。

    说白了,这座废墟皇宫剩下仅有的作用,就是提供少许的建筑材料而已……

    大楚帝国决定在这里重建皇宫,主要还是因为这里地方足够大,并且周边的地方也方便征收推平利用。

    因为大楚帝国的新皇宫计划,宏伟不宏伟先不去说,但是占地面积极其庞大,远远超过了前明的南京皇宫。

    按照罗志学的要求,原南京皇宫范围内作为内宫所在,而周边地区需要空出数百米的区域作为皇家外花园!

    一方面罗志学不希望自己的皇宫四周被无数建筑所包围……这皇宫内部因为是按照传统建筑形势进行修筑的,建筑就比较密集而且让人压抑了,这外头如果不弄的开阔,搞个花园什么的,罗志学才不会去住什么皇宫呢。

    另外一方面,外围的的花园,其实也是外围防御设施,那些什么排水沟其实就是壕沟,小土堆就是堡垒……这片地方,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环绕皇宫的永久防御工事。

    而这种半地下的防御工事,比最外围,比较单薄的皇宫外墙靠谱多了。雨天下雨的老子就是要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