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修真小说 - 悟道三国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八章田畴出城,刘虞念子

第七十八章田畴出城,刘虞念子

    李儒答应一声,便带着刘和与田畴一起离开。董太尉的车撵,在义子吕布吕奉先的带领之下,浩浩荡荡的打道回府去了。而李儒则带上一哨人马,陪同刘和田畴一起,来到了一处府邸。这里同样是一处清幽之所,楼台亭阁很是优雅,刘和一见就十分喜爱。那李儒随即命人找来了仆人和管家,一应俱全之后,他这才离开,回太尉府复命去了。

    田畴对刘公子此举很是不解,他总认为现在不是在朝为官的好时机。尤其是在宫中的所见所闻,他更是担心少爷与董卓在一起,会给老爷刘虞带来不好的影响。晚饭吃罢,二人来到书房之中,田畴才把自己的担心之事和盘托出。刘和见自己的行动让田畴误会了,这才把自己的谋划告知了田畴。

    原来刘和不是不知道董卓其人的恶行,但是他更知道,自己二人落入董太尉之手,想一起全身而退,近似乎是不可能了。既是如此,也只有自己留在京师,才能更好的了解朝中的动态。更何况小皇帝刘彻,看他那样子同样是在忍辱负重。别人不了解刘家之人,他刘和必定是知道的。在紧要关头,也只有自己,才能得到小皇帝的信任。

    现如今只有自己留在京中才会更有作用,更何况董卓一直都想骗自己的父亲刘虞来到京师,哪怕自己想走,也必定是困难重重。倒不如自己坦然留在京中,让事从田畴回归幽州。把京城中的情况都汇报于父亲,好让他老人家有个心理准备。不管是招兵买马也好,还是联合众位州牧也罢,解救小皇帝脱离苦海才是正途!

    田畴刘和二人密谋半夜,第二天一早,刘和就前往雒阳城朝拜皇帝。等朝会散朝,刘侍中回府之后,他便命令田畴立刻回返幽州!原来朝堂之上,小皇帝刘协就传下了诏书,命令小黄门骑上快马,即刻赶往幽州,宣大司马刘虞前来京师就职。

    这份诏书是董太尉命人所写,小皇帝刘协只是负责动用玉玺!现在的汉室江山,却由西凉董卓把持,这天下能好的了吗?更何况现在朝中大臣各有私心,这份诏书在朝中由太傅袁隗宣读,并没有一人提出异议。自己也只得先留在洛阳,才能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董太尉不除,天下不会太平。只是幽州离京师太远,父亲刘虞手中兵马并不多,想单靠幽州一地不可能成事。刘和深知做决策之事,还是交于父亲为好,自己只需要把这些信息,通过田畴告知父亲就好。田畴领命,特意嘱咐小公子要懂得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不可鲁莽行事。他才骑上战马,离开府门,赶往北门。

    到得北门,田畴就被守将华雄给拦了下来。田畴心知不好,但是他却不能表现出丝毫惊慌之色。不一会儿李儒便赶了过来,他看到田畴便邀请其一起再去太尉府一叙。田畴心知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于是他把心一横,便陪同李儒一起再次来到董卓的府邸。

    大厅之中端坐的董卓看到田畴后,面沉似水的说道:“田事从,你因何要神色匆匆,着急忙慌的离开洛阳啊?难道你也要学习那士人,反对我董仲颖辅佐小皇帝刘彻吗?”

    田畴赶忙跪倒在地说道:“启禀太尉,田畴只是奉命护送公子刘和来到京师。现在公子已经入朝为官了,小人的任务已经完成,自然要回归幽州蓟城,跟随在我家主公身边了。”

    董卓说道:“田事从,你说你是要回归幽州,对我没有意见是吗?既然是如此,那么就让某家之人,搜身如何?如若没有任何问题,某家自会在此向田事从赔罪,你看如何啊?”

    田畴赶忙说道:“董太尉说笑了,京师重地,董大人严加防范是应该了。您若是不信,吾就脱衣,任您检查好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某家保证身上没有任何东西,自然不怕大人盘查的。”

    说着话,田畴便当着众人之面,开始脱去了身上所有衣衫。董卓命人取来新衣给他换上,然后又在大厅之上,摆酒设宴,款待田事从。当田畴身上的衣服被全部检查了一遍后,并没有发现丝毫问题。哪怕就是这样,田畴的衣衫,包括马匹,兵刃都已给他替换一遍。

    李儒陪着田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那检查之人进来汇报,告知李儒并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就这样李儒又替董太尉招揽田畴,希望他能够同意,跟随董卓留在京城,但是田畴坚辞不允。最后董太尉又命人给田畴换了马匹兵刃,包括金银都是重新赏赐的。田畴这才又上重新上了骏马,由李儒送出北门。

    不管是刘和还是田畴,都担心留下信笺会被有心人惦记。因此此次离京,田畴根本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这些内容他早已全部记在脑海之中,所以出城之时,任凭董卓的人马检验,也不可能出现问题的。

    田畴离开洛阳,一路之上,他真的是晓行夜宿,风餐渴饮,马不停蹄的连续跑了十几天。终于在十月初,田畴就已赶回了幽州。一路之上,田畴见到的州府,都开始招兵买马,很明显各地官员都在蠢蠢欲动,自己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田畴总算在小黄门赶到蓟城之前,赶了回来。田畴见到幽州牧刘虞,便把自己在京城的所见所闻,都一一告知了大司马刘虞。他相信,由自己和公子刘和打探到的消息,对主公的判断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当刘虞听到公子刘和为了让田畴回来给自己通风报信,他宁肯自己留在京城,陪王伴驾,好麻痹董卓和文武百官。大司马刘虞的虎目之中,竟然流下了眼泪来。没办法,刘和在父亲刘虞的羽翼下想成长起来,比平常人更是难上加难。

    而在刘和成年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离开自己的视线。没想到刘和一离开自己,就愿意以身饲虎,替自己打探洛阳城内的消息。在刘虞眼中,刘和还是那个调皮捣蛋,长不大的孩子一般。可是谁又能想到,他竟会不惧艰险,勇往直前,让自己时刻立于危险之中。

    刘和已经成长为弱冠了,可是他还未曾婚配。都怪自己,那个时候总认为他年纪还小,需要再磨练磨练,才更适合入士为官。可谁成想,刘和第一次离开蓟城,便会遇到董卓董太尉。他为了忠君报国,就留在了洛阳之地。

    虽然被封为了侍中,在自己眼里,不管什么官职,都没有孩子的安全重要。更何况他还在乱军之中,随时都可以会有危险。只希望这孩子不要一根筋,千万不要莽撞行事。当听说包括府邸,和里面的管家仆人都是董卓的手下帮忙找的。刘虞连派人前往洛阳城内,联络刘和都不敢了。

    谁知道自己派人前往,会让董卓怎么想?还不如让他自己,在京城内磨炼着安全。可怜天下父母心,那董太尉自然知道,有刘和在京中,自己就不敢轻举妄动。大汉天下共分十三州,自己只要保证幽州不乱,不派兵攻打京城,基本上董卓就不会对刘和不利。

    现如今自己也只能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想办法招兵买马,准备好钱粮,在需要之时,好勤王救驾,救出汉献帝刘协,和陈留王刘辩。不管他们俩有谁最后继位登基,自己如果有能力,自然是两位皇子都要救下来为好。

    不管汉灵帝刘宏心仪那位皇子,他们都是汉灵帝的亲骨肉。自己如果能救,自然是都要救下为好。可惜两位皇子都已经丧父又丧母,不知道老天爷会不会开眼,让自己救下他们二人。

    自己和奋武将军公孙瓒一直都有隔阂,看来借兵前去就皇帝之事,尽量不要和他相商。骑都尉陈勇骁勇善战,而且据说这段时间发展不错。看来是需要和他联络一下感情了,不为别的,只为将来解救皇帝陛下,就需要用到一切可用之人。更何况还是陈勇?

    刘虞命人前去密云岛请征北将军陈勇前来蓟城一叙,自己手中的兵马,都是由鲜于辅和鲜于银统领。自己一直都不注重军事力量,看来今后还需要让他们更加努力练兵才是。不管怎么样,自己都要多攒些兵马来,以应付接下来的不时之需。

    不为别的,只为救回自己的孩子刘和,也需要自己再积蓄些兵马才行。要不然接下来的战斗中,自己必定需要出兵出力。现在当务之急的就是,大力发展幽州的生产力。只有让幽州境内的百姓们都安居乐业了,自己的幽州才可能拥有更多的人口。

    只有幽州人口多了,才可能召到足够多的士兵。刘虞召来鲜于辅,让他中午来到自己府邸。当鲜于辅告知刘虞,自己手中只有一万多人。现在自己和鲜于银整日都在军中,忙着操练军马。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由于有了骑都尉陈勇,鲜于辅总认为,自己只需要训练好士卒就好了。因为排兵布阵,征战厮杀,最好用的还是征北将军陈勇的士卒。因为这段时间,不管是谁,只要是从北方来到幽州的,都会向幽州牧刘虞称喜道贺。说是乌桓三郡人马,都被陈勇将军给打服了。

    鲜于辅对陈勇印象深刻,这么淡泊名利的将军自己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处处都以幽州百姓为主,帮助百姓们开荒种地,并且保证他们每个人的收入稳定。

    鲜于辅还在席间,特意向大司马刘虞提起了陈勇将军。他就是想让刘虞记住,自己手中还有这么一批,能征惯战之辈。没有打过大战的士卒,上战场后肯定不能正确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光这一个战机的把握,就需要士卒们在一次次的血与火的考验中,脱颖而出才行。

    只有形成老兵带新兵,让自己的军队慢慢壮大起来后,才适合与外族作战。

    鲜于辅怎么也没有想到,幽州牧刘虞此举,就是为了让自己多征兵!他自己大力发展经济,才可能养得起更多的军队才行……猪的幸福的悟道三国